●既沒有一技之長,又想出國賺錢,渠道就可能只剩下偷渡或者以旅游的名義滯留國外。由此可以想像,在一些人眼里就不得不把伊拉克“看起來很美”了
●這些農民的無奈,是不是因為管轄他們的一些地方政府或者部門的不作為。
既有監管不力的因素,也有引導無方的問題,更多的則是為勞務輸出這種民工“外溢”現象服務不周
48小時的時限很快就要到了,8名同胞在伊拉克被挾持的消息一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與此同時,外交部和商務部再次提醒我公民:目前伊拉克安全形勢嚴峻,人身安全無保障,請不要貿然赴伊,以免發生不測。出國經商務工要通過合法的渠道,不要輕信非法中介和個人,以免生命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媒體提供的消息可以印證這種提醒是非常必要的。這次被綁架的8人,其實是和去年4月在伊被綁架的7名中國人質一樣,都來自福建的平潭縣,也都是被私人中介誘騙到伊拉克的。
伊拉克戰爭開始以來,各種媒體幾乎天天都有來自這個陌生國度的消息,而且,大多和爆炸、襲擊、流血等暴力事件有關,種種恐怖的景象,相信一定不會讓平潭的那些農民產生伊拉克“看起來很美”的印象,治安狀況的每況愈下,已經開始威脅那里即將舉行的選舉,即便是當地人,也有許多人因為安全的因素而流離失所,淪為難民。
就是在這個極度混亂的地方,何以會在一些人看來充滿了商機。而那些非法的中介組織卻做到了。
被綁架者魏武來自平潭縣敖東鎮熬晚村,村委會主任說,去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年輕人為了多賺些錢,很早就離開學校到外面打工,特別是去年開始興起去伊拉克打工的風潮。年輕人能出去都是靠一些私人中介,只要每個人交兩三萬塊錢。
這些中介組織雖然有信口雌黃、瞞天過海的本事,但要說服人們支付兩三萬元不菲之資,投身備受戰爭蹂躪的伊拉克,撈取想像中的每月三四千元的“水中的月亮”,恐怕還是很困難的。
和洶涌進城的民工潮相比,出國打工這種民工潮的“外溢”,當然會掙到更多的錢。眼下,不少地方就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農民致富的重要政策加以推行,當然,他們輸出的一定是擁有一定技術能力的勞工,因此,也就有合法的渠道對此進行長期的經營。
既沒有一技之長,又想出國賺錢,渠道就可能只剩下偷渡或者以旅游的名義滯留國外。由此可以想像,在一些人眼里就不得不把伊拉克“看起來很美”了。
這些農民的無奈,是因為一些地方政府或者部門的不作為。既有監管不力的因素,也有引導無方的問題,更多的則是為勞務輸出這種民工“外溢”現象的服務不周。
在那些經常發生偷渡的沿海地區,民間長期涌動著出國的夢想。邊防部門的打擊固然重要,但地方政府也有義務把這種夢想引導進合法的軌道上來。發展地方經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是一個方面,把有此想法的農民組織起來加以培訓,讓其成為熟練的技術工人,同時尋求合法的勞務輸出渠道合作,把他們送出國門。這樣既合法安全、又有錢賺,誰還會誤入槍林彈雨中的伊拉克呢?
趙彥龍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