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整合教育資源,加強陣地建設;建立長效機制,倡導終身學習;掀起創建熱潮,營造學習氛圍。2004年是我市創建學習型城市深入推進、成效斐然的一年。一年來,我市深入開展了系列創建學習型城市活動,使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在島城蔚然成風,并實現了由政府主導到社會支持再到全民參與
的可喜轉變,為城市文明注入了強大動力。
打造學習型城市陣地,設施建設是“重頭戲”。去年,我市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社區圖書室援建活動,籌集資金150萬元在市內四區所有社區和五市三區的三分之一社區援建了575個圖書室,配備了15萬冊各類圖書,為市民學習求知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有線電視數字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更先進、便捷的信息化學習平臺和傳播文明的窗口。匯泉廣場等文化基地的改造和建設,為我市學習型城市創建搭建了主陣地,在去年的全國特色文化廣場評選中,“匯泉廣場”與“五四廣場”、“音樂廣場”被評為全國特色文化廣場。截至去年年底,全市3000平方米以上的廣場有130多個,“廣場文化”已成為島城文化建設的重要品牌。
推動學習型城市創建,資源共享“唱主角”。去年,通過進一步優化和整合,我市積極推進各類教育資源向社區開放,唱響了教育資源共享的“大合唱”。目前,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采取“設施共建、活動共辦、資源共享、聯創共建”形式,將單位內部的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等文化體育場地,無償或低償向居民開放,將所有小學圖書室利用節假日向社區開放,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免費向社會開放,加快了學習型城市創建的步伐。
夯實學習型城市根基,社區教育“挑大梁”。去年,我市以“道德、法律、科技、文體、衛生”五進社區為主線,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社區教育活動,創造了全民學習的環境。全市500多個社區學校舉辦了“學習超市”、“百名專家百場講座”、“公益課堂”等活動,1萬余名社區教育志愿者和“義工講師團”義務擔任教員,開展了以道德法制為內容的主題型教育、以通用技能為內容的提高型教育、以就業轉崗輔導為內容的定向型教育、以休閑娛樂為內容的藝能型教育,豐富了社區居民的學習內容。
教育平臺的搭建,創建氛圍的濃厚,為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城市活動提供了載體、營造了聲勢。去年,我市舉辦了全民讀書月活動,相繼開展了新書推薦、評選心靈深處的一本書,評選十大藏書家、書香樓院,好書伴我行等系列活動,滿足了廣大市民讀書學習的需求。
隨著活動的深入,去年,我市創建學習型城市工作出現了從政府主導到社會支持,從社會倡導到全民參與的可喜變化。為配合和推動社區圖書室援建活動的開展,我市廣泛開展了“捐贈圖書共建書香家園”活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捐書,各單位和居民群眾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向社區圖書室捐書50多萬冊,并通過社區教育資源共享等形式,努力打造出“一刻鐘讀書圈”,使社區居民在出門步行一刻鐘的范圍就能找到讀書的場所。(本報記者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