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作為推動我市經濟發展的支柱,在推進產業集群戰略實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圍繞大企業集團形成的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正在成為青島城市競爭力中最重要的一翼。推進青島的產業集群戰略,就是要依靠大企業強大的產業集聚功能,加快形成和壯大資本的集群、管理的集群、技術的集群和市場網
絡的集群,最終形成有利于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產業集群。
回顧青島的產業進程,大企業在經濟發展中始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全市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不僅表現在它們自身發展對經濟的直接拉動上,更表現在通過產業創新、產業集聚和產業擴散,提升了我市產業結構和產業能級,促進了我市產業集群的形成和壯大。
我市家電集群中的海爾、海信、澳柯瑪三大龍頭企業,去年除自身1300億元的銷售收入和43億元的稅收外,還帶動了800多家配套企業的發展。以中船重工為龍頭的造修船產業群,開始集聚國內的重點配套企業和研究機構,還有國外的造船公司加入。以重型載貨車、專用車為中心的汽車產業群,帶動了100多家零部件生產企業的發展。以1000萬噸煉油、麗東化工和已有的青島石化、凱聯、高合化纖等為骨干的石化產業集群,正在打造一個完整的石化產業鏈條。青島啤酒一家就拉動我市幾十家配套企業的發展,年產值約6億元。即墨市以即發等企業為骨干的針織服裝產業群,集聚企業360多家,已初步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青島的港口產業集群,以前灣港、青島前灣招商局國際碼頭與保稅物流等骨干項目為支撐,形成了物流企業集聚區,各類物流企業已達幾百家,一批專業化的物流園區已經形成。
推動我市產業集群戰略的加快實施,大企業還必須進一步加大產業聚集力度,把實現集群化作為自身發展的需要、作為對區域經濟發展多作貢獻的需要,自覺主動地抓緊抓好。全市所有大企業都要圍繞集群化的大目標,認真研究如何通過多種方式培育集群、融入集群。
要多考慮在本地配套。要按照市場規律和原則,從企業實際和青島長遠發展出發,更多地考慮把配套供應商吸引到青島投資建廠,同時帶動更多的本地企業加入到自己的配套體系中,在產業集群化發展中帶動我市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要繼續把打造品牌作為企業發展的主導方向。青島是一個品牌城市,在產業集群發展方面,我們需要更多的品牌作基礎。各大企業要繼續加大名牌戰略實施力度,力爭到“十五”末每個大型企業集團都有全國馳名商標或中國名牌產品。要以爭創名牌為主體,充分發揮青島品牌效應,以品牌產品帶動品牌企業,品牌企業帶動品牌產業,構筑集群發展的整體優勢。
大企業是青島的寶貴財富,青島的發展關鍵靠大企業,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大企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大企業成長的規律,以服務為核心,大力支持大企業加快發展,推進青島的產業集群化,不斷加快青島經濟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