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天,負責我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青島市醫學會首次發布了年度醫療糾紛及事故原因分析報告。統計分析顯示,2004年我市醫療糾紛主要發生在一級以上醫療機構中,醫療事故主要發生在二級醫療機構中;手術科室是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高發科室,尤以骨科、產科和普外
科更為突出。
市醫學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根據2002年4月我國出臺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從2002年9月1日起,醫療事故鑒定由原來的衛生行政部門主持改由各級醫學會主持。為履行好這一職責,我市隨即在市醫學會成立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辦公室。兩年多來,該辦公室共受理并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220起。日前,市醫學會對2004年受理并組織的91起鑒定進行了多角度分析,以提出警示,防范醫療糾紛及事故發生。
2004年,市醫學會共接待來電、來訪315人次,受理登記醫療糾紛153起,已鑒定91起。其中,22起屬于不同等級的醫療事故,占糾紛總數的24%。在這22起醫療事故中,一級醫療事故5起,二級醫療事故0起,三級醫療事故11起,四級醫療事故6起。
按照醫療機構級別分析,2004年我市三級醫療機構產生糾紛29起,占糾紛總數的32%;屬于醫療事故的2例,占事故總數的9%。二級醫療機構產生糾紛49起,占糾紛總數的53%;屬于醫療事故的14例,占事故總數的63%。一級醫療機構產生糾紛8起,占糾紛總數的9%;屬于醫療事故的4例,占事故總數的18%。診所等其它醫療機構產生糾紛5起,占糾紛總數的5%;屬于醫療事故的2例,占事故總數的9%。
按照臨床專業分析,2004年我市骨科專業發生醫療糾紛25起,占糾紛總數的27%;屬于醫療事故的2例,占事故總數的9%。婦產科專業發生醫療糾紛19起,占糾紛總數的21%;屬于醫療事故10例,占事故總數的45%。普通外科專業發生醫療糾紛8起,占糾紛總數的9%;屬于醫療事故的1例,占事故總數的4%。其他專業發生糾紛37起,占糾紛總數的40%;屬于醫療事故的4例,占事故總數的18%。
對去年91起醫療糾紛和事故的分析發現,一、二級醫療機構暴露出的管理、技術、醫務人員素質等問題應引起重視;骨科、產科、普外科等手術科室由于病人的特殊性及專業本身具有高風險特點,應尤其加強對醫療糾紛和事故的防范。
市醫學會還提醒各醫療機構重視以下問題:一、健全規章制度,科學管理;二、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更新;三、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等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診療操作規程和技術操作規范約束醫療行為,杜絕事故隱患;四、嚴格按照衛生行政部門核準的診療科目行醫,杜絕超范圍行醫;五、重視病人愈后及出院后的繼續治療如功能鍛煉等,向病人及家屬交待清楚注意事項等;六、規范病歷記錄,提高病案質量,嚴禁涂改、偽造病歷;七、加強法律學習,增強事故防范意識。(本報記者王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