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萬人巡訪② 李滄區邢臺路附近幾個小區的居民近日可謂飽嘗“坐車難”的苦頭。坐公交車出行的居民不得不冒著嚴寒走一二公里的路才能到車站,往往被凍得鼻青臉紅。
昨日一早,市文明巡訪團部分成員來到邢臺路、興國路幾個居民區。經過巡
訪發現,“坐車難”已經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到市內其它三個區,居民只能步行一二公里到滄口公園車站才能乘上公交車。記者在小區內遇上了在五四廣場附近上班的居民劉紅英,她停下匆忙的步履,面對市民巡訪團成員倒出一肚子的苦水:早上6點半就要從家中出發,步行20多分鐘才能到車站,再換乘公交車。她搖著頭嘆道:“實在不行,只有搬家或重新找工作了!” 巡訪團成員在巡訪中得知,邢臺路等幾個小區有3萬多名居民和兩所中學、一所小學。最迫切希望開通到市內其它三區公交車的是那些上班族。社區居民普遍建議,行經附近的7路公交車能夠拐個彎,稍微變化一下路線,在邢臺路等幾個小區增設站點,居民轉乘公交車到市內其它三個區就方便多了。
“我們也知道新開通公交線路有些困難,但讓7路公交車拐個彎應該不太難,這是我們老百姓迫切的愿望!鄙鐓^居委會工作人員這樣替居民表達了期望。本報記者張玉
相關鏈接:公共設施與公共交通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一項內容,其中“市民對交通便捷程度的滿意率”是測評的一個方面,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測評。A級標準是>70%,B級標準是>60%,C級標準是≤60%。而去年我市測評的中試結果表明,“市民對交通便捷程度的滿意率”仍是創建工作的一項薄弱環節,認為非常方便的居民只占44%,一般的占53%,不方便的占3%。
巡訪回音
去年12月28日市民巡訪團對勁松三路路燈不亮的情況進行巡訪的報道見報后,引起了市路燈管理處的高度重視。據介紹,我市被盜路燈架空線和電纜現象較為嚴重,到去年年底已導致3000余盞路燈不亮,給附近居民和行人造成很大不便,也影響了城市夜間景觀。其中,16個路段“受災”最為嚴重,分別位于308國道、重慶路、古田路、瀏陽路、沔陽路、德江路、貴陽路、龍潭路、紹興路、銀川西路、延壽宮路、玉清路、勁松三路、浮山后四小區、順河路、青銀高速等。市路燈管理處決定,近日將斥資集中對16個路段因線路被盜割等原因而“失明”的3000多盞路燈進行修復,保證其春節之前亮起來,讓周邊居民過一個“亮堂堂”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