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到國外改裝得體的轎車,總要忍不住多望幾眼,心想如果在國內有這樣的車賣該多好啊。其實在國內,街頭偶爾也有個別加大了排氣管、安裝了大型定風翼以及低矮車裙的轎車,但由于國內的法規還不允許車主自己改裝,這些車主年審的時候必須將改裝件拆下來以通過審查,因此汽車改裝在國內并不普及。
有鑒于
此,豐田近日推出了花冠車型的運動版——GLX-S,試圖吸引那些熱愛改裝、希望與眾不同的年輕買家。不過,深諳大眾化轎車市場的豐田也很清楚,偏執于性能改裝的買家還是少數,畢竟這樣的做法要部分地犧牲國人引以為重的舒適性與經濟性,因此,說是運動版,仍是十分保留地修改外在的車身、內飾,至于內在的引擎、底盤,則依舊不變。
跑車風格滿足年輕買家
花冠本來就是一款家庭轎車,很適合都市用車的需要:外觀斯文好看,做工精細,省油,好開,而且耐用,這也是花冠在全球獲得成功的基本要義。如今花冠運動版在原來車型的基礎上加裝了豐田原廠的運動套件,內裝改頭換面地以黑色基調搭配銀色飾板,從內到外地營造其跑車化的風格,相對于原來強調舒適性的設計而言,對于年輕的車主更有吸引力。
推出花冠運動版,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車廠市場策略的進步,在生產大眾化產品的同時也照顧買家的個性化消費需求,細分同一種車型的不同消費市場,在目前低迷的車市中,這無疑是一種不錯的營銷手段。
原裝大包圍提升動感
花冠運動版改型的項目一共有:加裝豐田原裝大包圍、擾流尾翼,新增鍍鉻六幅式鋁圈、桶型設計座椅、三幅式真皮方向盤、鈦銀中控臺及內飾件。
外觀上,加裝了大包圍的花冠運動版具有厚實的視覺效果,原本刻意向中級轎車靠攏而加大的車身變得更加飽滿,而大包圍營造的低踞姿勢又讓整部車瞬間變得有“型”了起來,具有轎跑車的架勢。如果只是開著一部普通版的花冠在街上跑,恐怕沒人會多看一眼,但開著花冠運動版,低垂的車裙、醒目的尾翼肯定會吸引不少眼球。
總的來說,花冠運動版車尾的設計最吸引我:與車身同色的定風翼跟低矮的保險桿空氣套件,配合LED尾燈燈組,加上幾乎可以忽略的離地間距,整個車尾造型沖勁十足。
而車頭部分的改型則太過保守,除了霧燈下面的車裙加厚了一公分以外,其他部分都沒有變動,還是一副斯文得體的樣子,如果水箱隔柵能夠更具霸氣,例如改成蜂窩格造型,將更加符合運動版的定位。
全黑內裝視覺沖擊力強
花冠運動版的內裝還是沿用現今各大車廠流行的設計格調,運動版當然少不了金屬飾板的點綴,黑色的內裝也經常被用來演繹剛毅的動感。全黑的內裝包括全黑的皮椅會給剛剛坐進車廂的乘客強烈的視覺沖擊,這正是花冠運動版設計的最大膽手筆。
細看之下,車子內裝的做工仍然精細,真皮包裹、帶有防滑設計的方向盤,三幅式設計,握感良好,直徑偏小,符合運動版的設計理念。類似桶型的真皮座椅包裹性很好,特別是側向的支撐力有較大程度的提高,在激烈的過彎中能提供良好的側向支撐力。另外,座椅靠背也夠厚實,腰部的弧度設計也到位,能讓整個人舒服地靠在椅背上,而不必擔心長途駕駛腰酸背痛的問題。駕駛座椅設有高低調整,調整幅度不算小,椅背傾角采用扳手式調整,很容易找到駕駛者舒服的角度。若要挑剔的話,駕駛座椅沒有電動調節算是一點缺憾。
組裝扎實,駕乘舒適性高
與國產同檔次轎車相比較,花冠運動版的組裝工藝比較突出。車身各鈑件之間的縫隙細微均衡,用料講究,手感細膩。嚴謹的工藝帶來的是扎實的駕乘感受。行經碎石路面,沒有組件震動的異音,高速過彎,車身反應整體性強。而在車室的隔音上,花冠運動版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就算是相鄰車道有大排量轎車呼嘯而過,車內人員也不會受到太多的干擾。
除了制造工藝,VVT-i引擎的精致度也是優異駕乘感受的一大功臣。這款引擎怠速非常安靜,駕駛者透過方向盤感受的震動非常輕微;起步加速,動力發放非常順暢,油門反應輕盈;拉高轉速后,引擎的聲浪也比較悅耳,有雄渾的氣勢但又不嘈雜,高速行駛時車室內不會有嗡嗡作響的共鳴聲,路噪跟風切聲也不明顯。
底盤不變,激烈操控稍欠火候
花冠運動版的懸掛跟車系列其他型號相比并沒有做出特別的調教,還是偏軟的設定,這對舒適性有正面幫助,以日常的駕駛方式行走可以獲得舒服的乘坐感受,車身穩定性佳,路面的凹凸起伏被撫平或者最大程度的柔化。
如果激烈操控的話,花冠運動版還稍欠火候,中低速的加速并不迅猛,以較高車速過彎時前排座位的乘客得益于跑車化座椅的設定,側傾感覺小,但對于后排的乘客來說,很容易就左搖右擺了。與歐洲的競爭對手相比較,花冠操控的靈敏度仍然稍遜一籌,表現為路感沒有那么直接清晰,開起來沒有那種強烈的抓地感,高速過彎輪胎容易響胎。不過,花冠的底盤還是十分扎實,高速過彎即使出現側傾,底盤仍然盡力地支撐住車身,讓人十分安心。讓我覺得意外的是,花冠運動版的方向盤有些重手,這并非一般日系車的風格。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