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大、青科大、青理工大與市人才市場聯合舉辦的我市首次面向2005年應屆高校畢業生
和華東地區研究生招聘大會昨天火爆開場。
昨天的招聘會
,吸引了260余家企業到場,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崗位3200多個,全天吸引了2.8萬余應屆畢業生前往求職,共有五千余人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意向,比往年數量有較大提高。
采訪中,記者發現畢業生普遍對知名外企、大型國企等表現出更濃厚的興趣。昨天上午,記者在山東路人才市場看到,青島移動、海爾集團等知名、大型企業的招聘攤位前一早就圍得水泄不通,持續到中午也不見少。海大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一名管姓男生說,他們班大部分想進名企,畢竟名企的企業文化氛圍對大學生更有吸引力。即使將來跳槽,在名企工作過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資本。
雖然畢業生普遍都傾向于選擇名企、外企,但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人士介紹,現在市場的畢業生需求主體卻是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特別是一些民企、私企。有關人士認為,相對于名企對畢業大學生的挑剔,特別是這樣的企業人才濟濟,很難脫穎而出,真正有才能的學生在小企業中會更容易成才。因此,建議畢業生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擇業觀,把目光逐步轉移到中小型企業上。
計算機外語成“軟肋”
入場招聘企業反映,雖然總體水平不錯,我市高校應屆畢業生在計算機達級以及外語能力方面還有欠缺。
在昨天的招聘企業中,不管是招牌國際貿易人才、市場營銷人員、計算機編程員還是秘書,動輒就要求應聘者有過硬的英語水平。在一樓北側的一溜攤位上,記者看到排在一起的5個單位全部要求應聘者英語達到6級水平。有的招聘啟示直接是英語寫的。
在外語方面設置門檻,還真難為住了不少應聘者。駐青某高校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阮令軍告訴記者,由于自己在大二大三時,只注重專業課學習,做程序方面的能力是突飛猛進,可英語卻被耽誤了,現在連英語4級證書還沒拿到手。“對口的企業都要求英語6級、4級,所以到現在我還沒投出簡歷。”阮令軍說,到明年7月畢業,還有一次考試機會,一定要把英語考級證書拿到手,到時候再找個理想的企業。
計算機方面,山東路橋集團人力資源部的陳經理告訴記者,應聘該公司的40多個畢業生中有七八個計算機未達2級。
隨行就市“低價”競爭
在某民企的招聘攤位前,記者見到了正在填寫自薦表的青島理工大學機電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付浩。特別的是,這個企業招聘人員的學歷要求是專科以上,而付浩的學歷是熱門專業的本科。付浩告訴記者,現在的人才市場是買方市場,為找到合適的工作,薪水、學歷、企業類型,大學生原本的擇業條件都可以一降再降。
付浩告訴記者,他一上午投出3份簡歷,其中就有“掉價”和專科生搶飯碗的做法。付浩說,自己所學的專業需求量比較大,所以,自己把薪水底線定得比較高,“我希望自己找一份月薪1000元以上的工作。”付浩說自己上大學低年級時根本對就業市場沒有認識,對畢業后的待遇問題有美好的憧憬,現在越來清楚“市場行情”,再也不敢有過高期望。“只要有前途,在學歷、薪水方面‘掉價’都無所謂。”付浩還表示,只要企業的氛圍適合自己,自己覺得在那里能得到好的發展,無論國企、外企還是民企,通通無所謂。
青島理工大學一位負責人表示,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現在的大學生已經越來越“現實”,不再一廂情愿追求高薪水、高待遇,對于用人單位開出的條件較以往更能接受。陳春瑛冷雪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