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九日電(記者 曾利明)中國營養學家北京大學醫學院林琬生教授今天強調,中國兒童青少年存營養不良、營養失衡和運動能力下降等三大問題。
他在國家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召開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報告專家研討會上分析說: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在兒童中的主要表現為生長
遲緩和低體重。國家衛生部剛剛公布的“
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五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和低體重率分別為百分之十四點三和七點八,這兩項指標雖然較十年前有大幅度下降,但仍然相當嚴重。而農村的這兩個指標明顯高于全國。在六至二十二歲的兒童青少年中也同樣存在上述問題。
他指出,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對于兒童的智力發展和體格發育都有嚴重影響。特別對嬰幼兒腦發育的影響具有不可逆轉性,會導致終生的、不可逆轉的腦細胞減少,發生嚴重的智力低下。此外,調查還顯示:兒童青少年中微量營養素鐵、鋅、碘缺乏甚為常見,這也會導致性發育遲緩、智力低下;體內缺鐵、鋅等微量營養素的學生,比正常學生智商低五至八分,學習工作能力低百分之十六點三;兒童時期碘缺乏可使成年后勞動能力下降百分之十。
營養失衡表現在六至二十二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呈現上升的趨勢,以一九八五年制定的身高標準體重評價參考標準,二000年超重率和肥胖率都比一九八五年明顯增加。城市兒童青少年男性肥胖率比八五年增長了三倍多,女性超重率增加了近十倍。
林教授說,肥胖對兒童青少年可造成生理功能的損傷,使心功能降低;內分泌紊亂,血糖增高,運動減少,同時還帶來心理障礙——自我意識受損,缺乏自信,自卑,產生人際交往障礙。還給成年期疾病增加了危險因素。而這些又將造成兒童青少年運動能力的下降。全國性的大中小學生體質調查研究資料表明,二000年與一九八五年相比,兒童青少年的運動能力,除速度能力外大都呈下降趨勢,尤其是耐力呈現持續下降。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