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蘇州曾發生一起歹徒沖進托管點,砍傷28名兒童的惡性事件。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發現,廣州的托管中心(包括“家庭食堂”)多不勝數,多數設在學校附近,為雙職工家庭提供便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法規和有關部門的監管,這些托管中心普遍存在配套設施不齊全、管理不到位、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其潛在的治安、
衛生和消防隱患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小朋友喜歡上托管中心
昨日下午3時多,悅耳的下課鈴響起后,龍口西小學一年級的黃嘉杰沒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跟前來接送的父母回家。他和一大幫各年級的哥哥姐姐一起,跟著一個舉著牌子的阿姨離開了學校。他們來到學校附近的一個樓盤,坐電梯直到5樓的托管中心,開始了他們一天的課后生活。
“我喜歡來這里,家里沒人陪我玩。”龍口西小學二年級女生謝佳欣在電視室里一邊畫畫一邊說,而黃嘉杰則在旁邊自娛自樂。記者看到,寬敞明亮的托管中心里,擺滿了玩具和圖書,電視機里也正在播放少兒節目。
在自修室里,其他高年級的學生正在老師的輔導下做作業。據托管中心老師周洪燕透露,中心是以“早期教育”注冊營業執照的,在中心工作的老師都有小學教師資格證,每人負責對不同年級和科目的學生進行課后輔導。中心還配備了一位幼兒營養師,負責孩子們的膳食。由于設施齊備,服務周到,現在中心托管的小孩已有100多名。
晚上6時,記者碰到了前來接孫子的蔡婆婆。蔡婆婆告訴記者,小孩的父母都很忙,小孩送到中心來,不僅有老師輔導做作業,還有小朋友一起玩。“一個月600元,挺值的”。
業內人士自曝無營業執照
記者隨后在體育東路小學、陶育路小學、東川路小學、培正小學、東風東小學、育鷹小學等學校附近,也找到了各種托管中心。這些托管中心一般提供中午和課后托管,但中心的配套設施卻千差萬別。
記者在暨南花園某托管中心看到,中心原是一所藝術培訓學校,但原有的課桌、舞蹈室地板甚至走廊的壁柜都成了孩子的睡床。孩子的鞋和書包就地堆放在一邊,由于通風不好,房間里彌漫著鞋臭味。
在署前路小學,一到放學時分,幾位阿姨就打著紅色雨傘作為“暗號”,等孩子到齊了就帶到附近一所居民樓內。門外沒有任何招牌和標志,工作人員也躲躲閃閃地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在東風東小學、育鷹小學附近,不少“家庭飯堂”中午時分常常人滿為患。記者在一家“家庭飯堂”看到,三四十個小孩擠在三房一廳約70多平方米的單元里用餐后午休。記者問老板娘是否有營業執照及衛生許可證時,老板娘表示并無相關證件。另一家新××英語托管中心的戚老師也對記者說,中心是私人辦的,沒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
無人監管托管市場混亂
據廣州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負責人表示,這些托管中心不在教育部門注冊,不接受教育局的監督。目前也沒有一套針對托管中心建筑規范、食品衛生標準等的規定。而民政部門、工商部門也表示,托管中心不在他們的監管范圍。記者同時了解到,托管中心的收費同樣不受物價部門的監督,各個中心各自定價。以中午托管為例,東風東路某“家庭飯堂”收費400元一個月,共有近10個菜供孩子們選擇;暨南花園某托管中心只收220元一個月,但孩子中午吃的是炒飯、面條和青菜,只在“番茄雞蛋瘦肉湯”里看到了一點肉糜。
“全日托”的價格差別更大。暨南花園某托管中心每月580元,龍口西某托管中心則需要1010元,相差近兩倍。對此,市物價局價格處梁元斌處長表示,由于托管中心不屬于民辦教育性質,不適用于《民辦教育收費管理辦法》,無需向物價部門申報、備案,其價格由市場決定。
少兒托管市場隱患多多
由于缺乏必要的法規和有關部門的監管,少兒托管市場目前只能靠行業自律來維持運作,一些托管中心甚至連營業執照都沒有,更不用提衛生許可證等證件了。
治安隱患:進出托管中心無人問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托管中心的治安隱患非常嚴重。在走訪十多所托管中心期間,多數情況下記者都可長驅直入托管中心,未受到任何盤問和阻攔。
在寺貝通津某少兒托管中心,記者順著士多店旁邊的一條樓梯直上,就到達托管中心的餐廳和睡房,即使是午睡期間,中心也是敞開著大門。
由于該托管中心“不設訪”,午睡期間,記者就發現有不少被托管的孩子趁機溜出去買零食。在培正小學保安前街某托管中心,工作人員也耐不住幾個小學生的要求,打開防盜門讓他們出外“自由活動”。在暨南花園某托管中心、體育東路某托管中心,記者也輕易地就進入了孩子的午休房間。
消防隱患:孩子被托管在31樓
記者在東川路某托管中心看到,中心設在小區樓盤的31樓,僅次于32樓的頂層。托管中心工作人員解釋,托管中心處于高層,閑雜人員少,易于管理。
但市消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依據有關規定,幼兒園、托兒所等應設在四樓及四樓以下,不得超過此樓層高度。把托管中心設在31樓,一旦發生火災,孩子的逃生將會非常困難。對此,工作人員卻表示不知情。
衛生隱患:餐具堆陽臺用清水清洗
東川路某托管中心的廚房不足5平方米,負責煮飯的員工也沒有穿著任何工作服,餐具全部堆在陽臺上簡單地用清水清洗。
在東風東小學附近兩所家庭式托管中心,當記者要求查看衛生許可證時,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是私人辦的托管中心,沒有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更沒有衛生許可證,但員工每年會進行體檢。
師資隱患:輔導老師沒有資格證
不少托管中心的師資情況也不容樂觀。寺貝通津某少兒托管中心一位員工說,他沒有教師資格證,只是負責看管學生保證他們的安全。東風東路新××英語托管中心的戚老師則告訴記者,他們3位老師是成人大專學歷。體育東路某托管中心負責輔導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老師”說,她是中專畢業的,沒有當過小學老師。
東風東某“家庭飯堂”的老板娘更告訴記者,家長帶孩子來她首先問“能不能打”,不能打的小孩她不收。老板娘說,小孩不能嬌生慣養,按照她的方法教出來的孩子“個個很聽話”。
專家建議:出臺標準規范托管市場
天河區先烈東小學校長張錦庭認為,若由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未具有教師資格的人輔導學生做作業,將會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專業本身就是一種影響,現在的老師都向專業化發展,沒有教師資格的托管只能是代管,不能對學生進行作業輔導。”
張錦庭校長還認為,非專業人士多不懂孩子的成長規律、心理問題,以為一些好動、看似調皮的孩子就是不聽話,對他們呼喝、甚至出現打罵的情況,既違背了教育規律,嚴重的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張校長表示,目前社會上的托管機構良莠不齊,希望今后能通過審批定出一套標準,如人員資格、人數配備,使其達到規范化。
托管小孩的兩個原因
既然托管中心存在諸多問題,家長為何還要將孩子送到托管中心呢?
原因一:放學太早只好托管
陶育路小學一學生家長李女士說:“低年級的下午上一節課,3點10分就放學了。搞完衛生后,連課室都不讓進,家里又沒人,你讓孩子上哪去呀?”李女士表示,選擇托管除了無可奈何外,也是因為托管中心的條件比學校好:“在學校里午休太辛苦了,要睡在課桌上,而且人又多,夏天熱冬天冷的,多難受啊!”
原因二“家庭飯堂”對孩子胃口
東風東路一學生家長李女士昨日第一次帶讀三年級的女兒到“家庭飯堂”搭食。李女士說,小孩在家里特別挑食,以前也試過請保姆做飯,但孩子都不喜歡。可昨天一到“家庭飯堂”,孩子就嚷著要加菜,“真希望她在這里吃飯可以長胖”。
家長希望學校開托管班
不過家長李女士覺得每月380元的托管費有點貴:“吃個午飯、睡個午覺,作業都是自己做的,也不用中心的老師輔導,更沒有學到什么課外的東西,這錢花得不太值。”她希望學校可以開設課后托管班或者興趣班,讓孩子學點東西,也可以解決早放學沒人接的問題。
一年級學生家長張女士也認為,小孩一個學期的學費才兩三百,托管一個月就要380元,確實有點貴了。如果學校開托管班,她肯定選擇讓孩子留在學校,因為“更放心,而且老師的素質比較高”。(記者 陳晶晶 實習生 何蘊歡 吳燕燕)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