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昨天媒體報道的“高自考試題”泄露一事,北京教育考試院有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就此事已經上報到上級主管部門。教育部有關人士表示已經對此事開始調查,一旦查出屬實,泄題者將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10月31日下午,10月高自考剛結束。昌平某考點一名考生報料說,其參加的法律專業經
濟法專科考試,考卷中60分的主觀試題與自己10月30日晚上收到的一條手機短信內容幾乎
相似。這位考生還說,其所在考場的部分考生,也都在考試之前收到了同樣內容的短信,所以他懷疑該科目考試試題被泄露。
昨天下午,北京教育考試院有關人士表示,已經通過媒體知道這件事了,但由于高自考屬于全國考試,因此已經將有關情況上報給上級主管部門。隨后記者獲悉,教育部有關人士表示,已經開始調查“泄題”事件。教育部有關人士表示,即使泄題屬實,泄題科目也幾乎沒有重考的可能性,但一經查出屬實,涉案人員將被移交司法機關進行處理。
記者采訪有關考試機構了解到,以往北京市參加全國高自考,也有考生投訴出現泄題,但經調查后都不屬實,只是個別題目出現在“被高價賣出的考試資料”中。有關人士分析指出,這些考生是因不滿他人分數過高而謊報“泄題”。北京教育考試院和教育部有關人士都表示,高自考以前從未出現過泄題情況。
對于這次北京考生向媒體提供的高自考“泄題”報料,北京教育考試院和教育部有關人士都說,肯定要對此事進行徹底調查。有關考試機構的人士則提醒考生,如果那位考生能在收到短信后立即通報相關單位,則完全可以避免因為“泄題”而使某些投機者受益。就手機短信“泄題”調查的困難度,業內人士指出比較容易。每個手機短信都會有發出“地址”,只要順藤摸瓜即可查出原始發信人“地址”。(鄧興軍)(特約編輯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