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9日電
中國教育報報道,“和聲細雨展淑女氣質,謙恭禮讓顯紳士風度”。這是一幅校園標語。當它出現在有著80年歷史的江蘇省重點中學南京四中的校園里時,著實引起了學生和社會各界的特別關注。
標語的作者,四中校長王蘇民認為,淑女就是美好的女人,除了儀表,儀態、風度、氣質更加
重要。德育工作應該從學生的行為習慣抓起,其外在表現形式就是語言行為。要讓我們的學生將來成為優雅的女人和男人,應該從小就培養他們的語言行為規范,在這方面學校負有責任。我們用“紳士淑女”的說法,只是借用它們一直保有生命力的精神含義,而不是外在形式,不是讓女生向薛寶釵學習,男生向格利高里·派克學習。
針對這些“淑女氣質”和“紳士風度”的培養目標,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沃建中認為,語言行為文明,就能成為令人向往的紳士淑女——這是學生個人的發展需求和愿望。我們一直在強調教育“以人為本”,就是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需求。校方借用“紳士淑女”這兩個令人向往的概念,可以成功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但只有一個成功的口號是遠遠不夠的,學校應該在口號的基礎上,把更多工作落實在具體的行為訓練上,例如關注技巧、傾聽技巧、建議技巧等個體與外界的交往技能,是與專業知識同等重要的技能。(王家俊)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