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1日電香港大公報報道,近些年來,內地高校學生的觀念發生很大變化,追逐時尚、講究現實享受的日見增多。作為辛辛苦苦付出血汗希望孩子有所成就的家長,對此著實十分擔心。于是,一些地方開始出現學生家長放棄工作或家務,到大學附近給孩子當“陪讀”的新鮮事。
現時,家長陪讀現象有日
見增多的趨勢,尤其是來自農村或小城鎮的家長,擔心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的子女,在遠離家鄉獨立生活不會打理衣食住行、不會把握自己,太隨意“自由”容易玩物喪志,故決意為孩子陪讀。
在杭州下沙大學城旁邊的上沙村,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陪讀村”。據介紹,目前該村有三百多出租戶,有數十戶是家長在這里陪讀的。他們中間,遠的來自內蒙古,四川、重慶、湖北,近的來自浙江省的金華、溫州、寧波等地。
針對越來越多的陪讀現象,有一所高校還專門召開了一個特殊的會議──邀請近二十名陪讀家長一起座談“陪讀”。沒想到,與會的家長紛紛大吐苦水,有的說著說著還哽咽流淚。
據學校介紹,這些被陪讀的孩子,九成以上都是迷上網絡游戲的緣故,因而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以至于有的家長把孩子迷戀的網絡稱為“電子海洛因”。
不過,對家長們含辛茹苦的陪讀,孩子們似乎不領情,不少被“陪”的學生承認自己實際是處于一種無可奈何、被動接受的狀態。一家心理諮詢中心的姚老師認為:“家長陪讀,過度保護孩子,這對于一些有性格缺陷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惡性循環。”因為,那些有性格缺陷的學生,原本可以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得到后天的糾正。(蕭愚)
特約編輯:wgly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