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皮球,香蕉梨,馬蓮開花二十一……”一聽起這些歌謠,許多成年人都會想起童年時“跳皮筋”的快樂。但這種“快樂”現在的孩子還有嗎?前天,在本市召開的北京《新童謠》推廣普及座談會上,西城區民族團結小學的常向明老師說:曾經伴隨著幾代人走過快樂童年的“跳皮筋”游戲,現在已經快“失
傳”了,目前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跳皮筋是什么。
調查:兩個班的學生只有7個跳過皮筋
今年暑期,西城區民族團結小學在學生中進行了一項調查。該校三年級兩個班71位同學中只有7位同學跳過皮筋,其余64位同學從沒跳過皮筋,看到老師手里拿的皮筋還問“這么長的繩子是用來干什么的呀?”常向明老師告訴記者,調查出這樣的結果,老師們多少都有些傷心,這項集體育鍛煉、音樂和團隊精神于一身的健康游戲,陪伴了自己整個童年,到了現在卻被“忘記”了。學校領導、老師就此問題進行了幾次研討,決定配合健康童謠教育,在學生中開展學跳皮筋活動。9月1日開學,學校送給了每個班集體一份禮物——一根12米長的皮筋(松緊帶)。
校園:跳皮筋真好玩
昨天下午記者在西城區民族團結小學看到,大課間的下課鈴聲一響,各個年級的同學全部跑向操場,節奏歡快的音樂中,每個班由四個同學撐起長長的皮筋,其他同學隨著音樂的節奏由老師帶著一上一下,一前一后跳起了皮筋舞,一邊跳嘴里還隨著節拍唱起了童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學雷鋒、做好事;樂助人、獻愛心……”5年級的楊媚同學告訴記者:“原來在家里只看過大姐姐們跳皮筋,自己沒有玩過,現在老師教會了我,我發現跳皮筋特快樂,和那么多同學一起玩。”4年級的趙弘揚說:“老師說我身體的諧調性比原來好多了。”班主任劉目老師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除了體育課,已經很少戶外活動,玩電腦、打游戲以及學鋼琴等讓孩子們團隊游戲時間越來越少,所以這次學校教孩子跳皮筋,許多孩子都對此著了迷。常向明老師說,除了跳皮筋,下個學期,學校還將教學生們“跳房子”讓他們在傳統游戲中尋找到更多的快樂。
商場:皮筋已經找不到了
過去,哪家百貨商場都能買到的松緊帶,現在不好買了。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勁松的天客隆超市,售貨員一聽說要買長長的“皮筋”,無奈地向記者直搖頭,“從來就沒賣過。”中午記者來到新世界商場文體用品及兒童柜臺,售貨員非常驚訝地說:“買跳皮筋用的松緊帶,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現在早都沒人玩了,你只能去小商品批發市場找一找了。”西城區民族團結小學大隊輔導員陸璐昨天告訴記者,學校孩子們現在跳的皮筋是她跑了許多地方才在大紅門的一個商品批發市場買到的。
社區:玩跳皮筋的孩子少多了
“社區里孩子玩跳皮筋、跳房子的,已經很少看到了。”和平里街道團工委干部上官玥和崔大媽說,許多孩子下學后就在父母的督促下,參加各種輔導班學習,根本沒有時間下樓去玩。上地東里10歲女孩小雅說:“晚上上完輔導班,回家差不多該9點了,玩一會兒電子游戲爸爸媽媽還要監督,超過他們規定的時間,肯定就關電腦。”
“原來之所以盛行跳皮筋、跳房子等游戲,除了因為那時玩具少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孩子們之間都互相認識。”上官玥說,“現在都住在樓房里,孩子們之間互相不熟悉,有的孩子想玩,但卻找不到玩伴!
專家:學校家長要主動示范
北京慧源心理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認為,孩子們參加集體游戲,可以培養他們的群體合作性,另外孩子們通過玩這種集體游戲還能掌握現實規則,從而切身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樣適應現實規則等。
“在玩集體傳統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還能夠互相學習到怎樣解決矛盾與沖突。”肖峰特別指出,這樣的集體游戲還能培養孩子諸如勇敢、果斷等優秀個性品質,“在開發智力上也有好處,不管是要個體跳還是與同伴配合,都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觀察、判斷和思考能力!
肖峰主任指出,在目前獨生子女多、獨門獨院多的情況下,要想推廣這種好的傳統游戲,家長和學校要主動示范,其次要給孩子們創造玩的條件。肖峰建議,家長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玩,孩子一旦掌握了玩的技能,并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美好的體驗,他就會自發地組織同齡人一起玩;學?稍谡n間開展老游戲活動,或者利用體育課專門教授孩子老游戲玩的方法。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