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 (記者 何雪峰 見習記者 游星宇 實習生 鐘玉琪 通訊員 穗能源)
昨日,廣州氣溫繼續走高,全市用電負荷再次刷新今年的最高紀錄,第二套錯峰用電方案正式啟動。新方案規定,賓館、酒樓、商場、寫字樓也要參與錯峰用電,電網緊張時,用電量將削減10%~30%。
供電承受住新考驗
隨著氣溫
的繼續走高,廣州市昨日用電負荷再次刷新8月4日創下的歷史紀錄——621.4萬千瓦,達到637萬千瓦,雖然如此,廣州昨日用電并沒有出現非常緊張的局面,全天沒有懸掛紅色錯峰預警信號。據廣州市經委能源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主要原因是廣東省的發電機組運行都非常正常,省統調電力負荷給廣州也相應有了增加,所以昨日僅僅是局部區域的一些企業進行錯峰,居民、黨政機關等單位的用電沒有受到影響。
部分企業輪休兩天
為了應對8~9月高溫可能帶來的用電負荷壓力,廣州市經委昨日啟動了企業錯峰用電第二套方案,對原來安排輪休的企業作了進一步調整。據了解,廣州市需要錯峰用電的主要用電企業近5000戶,廣州市經委按照生產類型、耗能大小和投入產出等將變壓器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大工業企業細分為A、B、C、D四類(見附表)。企業參與錯峰,先后順序為D類、C類、普通工業、非重點工程施工用電、B類、第三產業。通過這些措施,可實現自覺錯峰減負約130萬千瓦,來確保居民、黨政機關用電不受影響。
商場賓館減少用電
據了解,在第一套方案中,對賓館、商場等第三產業的錯峰用電僅僅是倡議,靠企業自行安排,但是在第二套方案中,賓館、酒樓、寫字樓商場也安排了錯峰用電計劃。在電網緊張時,也要壓減10%~30%負荷。即原來用電1000伏,電網緊張時將要削減10%~30%,這些企業要靠內部調整亮燈、空調、電梯來實現。廣州市經委能源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這些單位能夠合理安排空調、電梯的使用,來達到減輕用電負荷的目的,而且各區將有檢查組隨時檢查。
記者調查 天河城白天關掉一半燈
記者昨日走訪了廣州市的幾家大型商場和賓館發現,這些地方都已經采取了各種錯峰用電措施。白天在這些商場和賓館的公共區,照明燈較以往基本上都關了一半,在一些人流量少的區域,甚至關掉了大部分的照明燈。
天河城物管部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天河城應對錯峰用電的一系列措施:首當其沖的是一向占大頭的空調用電(占60%以上)。這次天河城就通過日峰前預冷以及機組間歇運行等方式降低空調用電。其次是調整附屬設備的用電,如關閉一些公共區的照明燈、專用電梯以及后勤部門的一些單體空調。在晚峰時段,天河城還可以啟用4臺發電量為1200千瓦/小時的發電機組,減少高峰時對電網的負荷。
天河城內的商家也采取了行動。昨天下午,記者發現,天河城一些商鋪里面的燈部分被關掉了,一些原來長期運行的裝飾性電器商品也被調成了循環運行。天河城物管部門負責人表示,他們已經向天河城內的各個商家提出建議,動員租戶們對他們商鋪內的照明和電熱設備進行適當的調整。
而在白云賓館,大廳里的一位服務員告訴記者,賓館的供電處已經出臺了一個錯峰用電的計劃,如白天關閉部分堂燈、通道燈,晚上關閉部分賓館的外部照明。
廣州錯峰用電企業輪休安排
A類 167戶 原來不輪休,但現在非負控的企業每周要輪休一天
B類 266戶
原來均輪休一天,但現在非負控企業在輪休一天后,如果第二天依據廣州中心氣象臺發布的最高氣溫預報在35℃以上時,要繼續輪休一天,即連續休息兩日;
C類 247戶 負控企業每周輪休一天,非負控企業輪休兩天
D類 4000余戶 每周輪休兩天
相關新聞
熱假,放還是不放?
專家討論認為中小學幼兒園可放假但普遍放熱假不現實 建議超過38℃應開放避暑場所
時報訊 (記者 凌慧珊 見習記者 周文 實習生 顧展旭 通訊員 賈天清 楊綺薇)
高溫下,學校是否可以放“熱假”?避暑場所是否可以向市民開放?廣東省氣象部門昨日邀請了衛生、勞動、交通、教育、民政等相關部門的專家就高溫預警信號討論稿進行討論。論證結果經過反復修正補充后,將提交廣東省政府,預計新的分色高溫預警信號發布制度明年夏季以政府令形式在廣州實施。
38℃應開放避暑場所
高溫預警信號討論稿指出,當氣溫達到38℃時,教育部門應開放避暑場所和避暑救助中心。對此,廣東省人大代表王澤華認為開放避暑場所和避暑救助中心是政府主管部門應建立“高溫預警應急保障機制”內容之一。他認為,向弱勢群體開放避暑場所應和救助城市乞討人員一樣,同屬民政部門管理。向弱勢群體開放避暑場所和避暑救助中心可以防止因中暑死亡事件的發生。有關部門應向沒有空調、風扇的市民開放防空洞,提供飲用水等。
廣東省民政廳戴榮中表示,作為民政部門,一般職能主要是自然災害之后救助災民,他對是否開放避暑場所未作更多論述。
學生應該放“熱假”
早前率先提出當高溫達到一定程度要放“熱假”的省人大代表王澤華認為,學生放“熱假”是合理的,而且不難操作。
對于高溫預警信號討論稿中提及的“教育部門應安排沒有防暑降溫設備的學校停課;在強烈陽光下,暫停或取消學生的戶外活動”,省教育廳關奕佳主任認為,在強烈陽光下,戶外活動確實應該暫停或是取消,比如體育課就要避開下午二三點鐘。對于學校停課,關奕佳表示,應只限制在全日制中小學以及幼兒園。
與會大多數專家認為,在38度或以上的高溫下,中小學以及幼兒園學生應該放熱假。但是如何操作中涉及很多實際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普遍放熱假不現實
高溫預警信號討論稿中建議,在高溫時段,勞動主管部門可根據情況發出停業通知。對此,省勞動廳調研員林志平認為,決定放假與否,權在國務院,就算是勞動部也無權決定放“熱假”,因此對企業發出停業通知尚有難處。王澤華對此持相同意見,他說,學校停課容易操作,但是企業要停工就復雜得多。比如建筑行業,勞動強度大,而且露天施工,在高溫情況下容易出問題,但停工又涉及企業的經濟效益問題。不妨考慮錯開作業時間,比如建筑業可以從下午5點開工直到晚上10點或者12點。此外,普遍放熱假會引起社會秩序的混亂,很不現實的。例如公交車司機放假了,那公共交通就無法正常維持。
節約用電 全民有責
本報評論員
昨天,廣州市用電負荷創下今年最高記錄。為了應對用電危機,廣州市啟動企業錯峰用電第二套方案,明文規定第三產業也要加入錯峰行列(詳見本報今日A03版)。政府出臺行政規定要求第三產業錯峰用電,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居民用電,這在國內好象還不多見。企業在節約用電,我們每個廣州市民也應該參與到節約用電的行列中,為廣州市的經濟發展,為廣州市政府的錯峰用電獻上自己的一份力。
廣州市今夏的高溫使得用電需求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電力供應緊張局面進一步加劇,新方案規定第三產業加入錯峰用電行列進一步體現了政府“讓電于民”的人文關懷。降低空調電梯用電,關掉公共區照明,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天河城等一些服務業中,錯峰用電得到了很好的執行。
節能作為一項公共事務,其市場調節作用有限,在此背景下,政府出臺明文規定,不僅有利于節能的有效執行,更可以在政府的主導下宏觀調控好各企業的錯峰用電時間和區域,以便做到既節約能源,又不影響經濟的正常運行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然而,進入用電危機越來越嚴重的八九月,光靠企業的錯峰用電還不能解決我們的用電危機,只有形成全民節電的良好氛圍,我們的用電緊張才會得到大幅緩解。節約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美德,一個節約型社會的建立是應付電荒的良策。政府的倡導,各企業的參與,市民的身體力行,是一個節約型社會建立的首要前提。節電,其實就在每個市民彎下腰撥下插座、出門前關下空調開關的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