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8月4日專電
(記者張興軍)在鄭州紡織機械廠的一個組裝車間里,伴著機器的轟鳴聲,身穿藍色工作服、滿手油污的鄭國慶正忙著指揮工人們運送剛生產出來的產品零部件。今年45歲的鄭是一名裝配鉗工,有著24年的工作經驗。當他彎下腰工作的時候,你很難看出他和別的工人有什么區別。事實上,他是該廠的一名
高級技工!
一項調查統計表明,在鄭州的制造業領域,100個技術工人中像鄭國慶這樣的高級技工不足7人!
不久前,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全市的2萬多家企業、近70萬名產業工人進行了調查,其中技術工人33萬多人!
調查結果顯示:鄭州市企業高級技工、技師以上高技能實用人才在企業技術工人中所占比例分別是6.6%和2.1%。
據了解,全國來看,技師以上高技能實用人才占企業技術工人的比例為4%;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則高達35%。
記者從鄭煤集團、中鋁河南分公司等企業也了解到,目前不僅企業內部高級技工所占比例較小,而且年齡層次偏高。中青年工人由于工齡有限,大多還處于初、中級的技術水平!
在我國,技術人才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技工、技師、高級技師5個等級。技術工人的水平往往決定著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發展,因此他們是制造業的中堅力量!
有關人士指出,技術工人尤其是高級技工的短缺,將會限制鄭州制造業的整體水平,甚至成為整個產業發展的瓶頸。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職業鑒定中心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整個社會上流行的是“以學歷定人才”的思想觀念,即“重學歷,輕技能;重干部,輕工匠;重博士,輕技師”。這說明,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比,在技能人才的培養方面,整個社會無論是在觀念上、體制上,還是運營機制上都相對滯后。
特約編輯 徐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