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提倡素質教育,一方面高考的競爭激烈殘酷;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暑假不得加課,一方面諸多學校迫于壓力頂風而上。侵占或者擠壓假期的現象將這個矛盾推到難以調和的境地。
暑假真的要為功課讓路么?在從事教育學以及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專家看來,暑假不僅不能取消
,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它還有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暑假是重要的心理調整期
在青島市心理學會秘書長、中小學心理研究中心常務主任鄭洪力看來,暑假是學生學習期間很關鍵的一個調整期。“世界各國的教育體系中都有假期,有的是兩個,有的是三個,可見假期的存在自有它的合理性。”而這種合理性在于,暑假對于學生來說,既是一個放松的階段,也是一個準備的階段。學習是一種高腦力活動,對于學生一直緊繃的精神狀態來說,一定要給他們一個放松的階段,這個階段有利于他們以更好的精神狀態進入到下一個學習過程中。
當前許多學校只加半天課,對此,包括很多家長在內的許多人認為,半天的學習時間對孩子來說負擔不重,談不上是對學生的額外負擔。但鄭洪力不這么認為,“雖然表面上看孩子負擔不重,但心理上,由于一直處于學習狀態,孩子的心理也一直處于緊張狀態,這種心理也必然會影響到他的學習效率。而且學習雖然是暑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加課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外在壓力下的學習,這也很容易造成他們的抵觸情緒。表面上看,加課使得學習時間增加,但實際上學習的效率反而會降低。”
鄭洪力表示,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利用假期來培養孩子各方面素質的提高,畢竟增加時間對于提高學習能力來說只是一種手段,而孩子心理素質的全方面提高對他們的學習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暑假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在很多家長看來,暑假學校加課有眾多的好處。一位家長就認為:現在的孩子比較難管,如果暑假完全放開,他可能更多的時間用來和同學出去玩、上網、打游戲,用來學習的時間很少。現在上課的話,至少讓家長少操心。
持這種觀點的還有很多教育工作者,諸如“放假時間太長放得心都散了”的論調隨處可見。不過也有人持反對觀點,青島大學師范學院教育系主任周東明就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觀點,是當前的教育工作者還沒有找到合理的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
“以前暑假,倒是給孩子放假,但給學生留了大量的作業,而這些作業的完成情況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監控,多數流于形式。現在的學校領導認為,既然布置作業沒用,只好集中到學校學習以增加學習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周東明認為,這種教育方式和當前提倡的素質教育是典型的“背道而馳”。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包括應試素質在內的學生全方位素質。從根本上說,素質教育和高考并不矛盾。但現在人們人為地把高考與素質教育相分離,以為要想考上大學就要應試教育,實際上是對素質教育的一種誤解。”周東明強調:“教育部為什么要三令五申暑假不讓加課,把假期還給孩子,這其中實際上有更深的教育思想,即假期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最佳時期。”
周東明認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而假期里充足的時間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假期里孩子的提高,不僅要在學習上,還包括了他的見解、見識、全面個人素質。學校在這期間,應該考慮布置什么樣的學習內容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利用社區、學校全方位的資源來研究學習。學校可以多組織幾次返校,通過小組討論來加強這種學習的監督。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把孩子圈起來上課。”
“在哪兒學習不是重要的。問題是,就算加課,孩子們就會學習了嗎?”周東明最后反問道。本報記者趙笛
來源:青島日報
特約編輯: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