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蘇商品房依然持續旺銷。來自江蘇省統計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江蘇銷售商品房面積95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1%。同時,商品房空置率也下降了23.6%。
商品房持續火熱的同時,上半年江蘇房地產投資增幅卻同比下降了25.8個百分點。政府宏觀調控的兩記“重拳”——控制土地和控
制信貸,擊中了房地產業的要害。相關專家認為,對房地產商來說,今年可能要度過一個銀根緊縮的年份。
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房地產的投資大幅回落。統計資料顯示,上半年江蘇累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50.1億元,同比增長36.2%,但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5.8個百分點。
投資的回落緣于金融機構對房地產業資金投入“收緊腰帶”。據了解,四大國有銀行紛紛對信貸政策作出調整,上收信貸權限,嚴控熱點行業貸款,對于房地產行業各家銀行都實行貸款總量控制,“大大影響了房地產業開發資金來源結構”。央行統計顯示,銀行信貸資金占國內房地產開發資金的比例達80%,如果這是平均數,那就意味著相當一部分開發商對銀行信貸的依賴遠大于80%。
省統計局的數字顯示,上半年,江蘇房地產企業本年資金來源合計為617.65億元,同比增長32.3%。其中,房地產企業國內貸款累計為157.68億元,同比僅增長8.8%,增幅下降132個百分點,占本年資金來源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31%下降到25.5%;企業自籌資金185.75億元,占本年資金來源的30.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個百分點;定金及預收款合計239.85億元,占本年資金來源的38.8%,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
據內部人士透露,最近很多開發商內部都忙著算賬,預測公司現金流的情況,前段時間某些大規模圈地的企業,正急著把項目“合法化”。此外,一些中小開發商面臨資金告急局面,正紛紛走“曲線救國”之路,或尋找別的渠道資金辦理銀行委托貸款,或向小型地方銀行抵押項目土地獲得貸款,或直接調用公司其它業務的流動資金貸款救急。 (作者:張會來
)
特約編輯:振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