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汛期已至,如何確保城市安全度汛?記者從市城市防汛辦獲悉,青島已建立起了以六大應急預案為核心的城市防汛應急預案體系,形成了較好的防范和處理突發性自然災害的能力,在面對災情時能夠做到快速反應、及時處置。
據市城防辦有關人員介紹,這六大應急
預案是按汛情強度和防汛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的,主要分為:警戒狀態的防洪應急預案、緊張狀態防洪應急預案、緊急狀態防洪應急預案、非工程防洪應急預案、防風暴潮應急預案和城區排澇工程應急預案。每一個預案對相關責任單位的工作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對可能出現的險情的處置措施也進行了細致安排。同時,圍繞這六大應急預案,市內各區以及市有關防汛責任單位也根據自身的特點編制了相應的應急預案。
另外,為抵御歷次風暴潮等災害性天氣侵襲,我市修筑了大量的沿海構筑物和防洪設施,城市防汛的能力大大增強。老市區沿海一線建設了總長近30公里的防波堤、堤壩、碼頭等構筑物;擁有嶗山水庫、5座中小型水庫、30余處塘壩等防洪設施;敷設雨水管渠266公里,市區管網普及率達到86%;建有瑞金路、遵義路等多個雨水泵站。(本報記者段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