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買房的目的不外有兩個:或者自用,或者用于投資。相對而言,債券市場受存款利率的影響大,收益不高;股市機會難以把握,風險不容易控制。而房地產投資市場潛力巨大,保值性好,風險比較小,增值收益穩定。另外,房子是有形的財產,可以直接消費,也可以出租或出售。雖然投資房
產,資
金的流動性比較差,但可以用抵押的方式獲得資金。
投資房產一樣是有風險的,比如房屋質量、物業管理、經濟景氣等,都是可能造成投資失敗的因素。減少風險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多聽取專家的意見。一般來講,購房者要買房時,多多少少都會聽取一些親戚朋友或鄰居的意見,聽他們購房的經驗之談。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一來他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有時連自己買的房子性質都弄不清;二來他們推薦的房屋隨時間推移、項目變動,或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房屋眼下問題尚須解決。因此,如果抱著“別人買得好好的,我買也不會有問題”的簡單想法,可能會導致錯誤決策。
當前,大部分購房者還未形成“在專家指導下購房”的觀念,購房預算中沒有考慮對咨詢服務的必要付費。許多人能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購買房屋,但就是舍不得花比較少的費用向專家和律師進行咨詢,以此降低購房風險。還有一些人認為政府主管部門應該為他們提供免費咨詢和協調糾紛,但主管部門不可能在某些具體事物上面面俱到。所以隨著市場的完善,由專家指導的咨詢服務才是符合市場規律獲取信息的可靠渠道。
買房自己住,需要在專家身上用點兒錢,若是投資,就更需要這么做了。
特約編輯:宋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