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山東娛樂社會 > 正文
背著蒲松齡手稿逃亡 ——記中國第一位蒲學專家路大荒
青島新聞網  2004-06-09 10:29:16 光明網

頁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關閉

 

    蒲松齡生于明亡前夕的1644年,他的《聊齋志異》在《紅樓夢》 中已經被奉為經典。我們知道曹雪芹生于1760年,關于曹雪芹其人, 學界至今仍然只能認識他的一個模糊的影子,誰也沒有見過他的一頁手稿,而關于蒲松齡的人生軌跡,學界早已有了較為清晰的判斷,他
的文章手稿也得到了相對完整的保存,這不能不說是文化史上的一大
奇跡,F在,當我們無比輕松的從書店里買到蒲松齡文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它們流傳到我們手中要經過多少驚險和磨難。這背后,有一位不應該被遺忘卻已經沒有人能夠記起的人物,他就是中國第一位蒲學專家路大荒先生。

  最近,筆者見到了路大荒先生三子路士漢老人。因為父親是“反動學術權威”的緣故,在文革已經結束20余年后的今天,他仍然住在一套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子里。房間里晦暗、局促。77歲高齡的老人家從身邊拿出來一個紙袋,——輕輕地把它展開,里面竟是聊齋先生蒲松齡的親筆手稿!

  康熙54年,蒲松齡先生去世,在去世的前夕,他深感自己一生寫詩撰文,清淡不足以關懷民生,因此發奮編撰了一部有利于鄉人安排農事的《觀象玩占》。此書多年來山水渺茫,人們無緣得見,據說其中一卷藏在日本,另外兩卷,就藏在路士漢老人的手中!手稿的第一頁上印著路大荒先生的一枚印戳“大荒燼余”,它記錄了大荒先生為聊齋文稿所經歷的劫火紛爭。路士漢老人告訴了筆者關于其父的一些早已經被世人遺忘了的故事。   

    路大荒與聊齋的淵源

  路大荒先生曾經是中國收集占有蒲松齡手稿最多的一個學者。1895年,路大荒降生于山東省淄川縣菜園村(即今淄博市淄川區),菜園村向東南六里地,就是蒲松齡的家鄉蒲家莊。蒲家莊與菜園村世代通姻,而且同在般陽河畔,處于相同的地理與人文環境之間,青林狐變,秋墳唱鬼,蒲松齡當年所迷戀的鄉村意境,對于幼年的路大荒同樣是耳濡目染。

  1902年,路大荒7歲時入學、讀書,啟蒙老師蒲國政是蒲松齡同族后裔的老秀才,老秀才對于先人的生平著述津津樂道,課余假日常向學生講三老祖(蒲松齡排行老三)軼事,他還知道《聊齋志異》中一些故事的淵源和真相,這一切都對幼年的路大荒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幾年后,路大荒轉入現成王東生家的私塾求學。王東生家藏書很多,其中有不少《聊齋志異抄本》和蒲松齡詩集手稿本,路大荒初步獲得了蒲松齡著作的版本知識,從此以后,他就留心收集,四處奔走借閱,遇到相關的內容就隨手抄錄,較比同異,開始了初步的蒲松齡研究。

  路大荒的青年時期,正值中國軍閥混戰。路大荒曾經加入同盟會,參加五四運動。當時鄧恩銘的叔父鄧國謹是淄川縣長,他勸告路大荒說:“人生行為如黃河流水奔瀉千里,決之東則東流,決之西則西流,若受制約可流入大海,希望你對事業有所抉擇,好自為之!甭反蠡從此偃武修文,潛心于聊齋文集詩稿的搜集研究中去。事實證明,他走了一條比本世紀的庸俗政治更為寂寞但卻更有意義的道路。

  路大荒的次子、早已年逾80歲的路士湘老人回憶說:當年搞蒲松齡研究很不容易,首先要有研究的資料,而大部分資料在蒲氏后人手中秘不示人,父親為了見到蒲松齡的軼文軼詩,必須千方百計接近蒲氏后人,為了表達對蒲松齡的尊重,有時侯還要跟隨蒲氏后人給他們的先祖上墳。精誠所至,人家才肯把先人遺物拿給你看。

  只要獲悉哪里有聊齋文稿,路大荒必定積極謀求。他為了搜輯遺稿,常常奔波于淄川城鄉,遠訪章丘、濟南,求親問友,輾轉反復,家中擁有的蒲氏著作因此越來越多。他還曾經從蒲氏后人那花高價購買蒲松齡的手稿,自己則節衣縮食。他大量的結交當時的學者名流,曾經與日本的蒲學專家平井雅尾過從甚密,平井曾經在文章中提到:“路君為當地稀有篤學之士,且為蒲松齡同邑之后學,對于聊齋研究造詣頗深。路君與胡適氏為知己之交,為當地研究第一人。”

  路大荒曾經就蒲松齡研究與胡適進行過切磋,他糾正了胡適無中生有地把《醒世姻緣》列為蒲松齡著作的糊涂考證。有一次,胡適請他把《柳泉先生墓表》拓印一份寄給他,最后發表在《益世報》上。 胡適在跋文中寫道:“此碑的拓本每行底下缺四個字,大概是埋在泥土中了,所以我請他把泥土挖開,再拓一份,正當十二月寒冷的天氣,蠟墨都不能用,往返四次,才勉強拓成。他的熱心使我們今天得讀全文,得知蒲松齡的事實,得解決許多?焙涂紦囊呻y,這是我最感激的!

  1936年,上海書局出版了路大荒主持編輯的《聊齋全集》(共六十萬字),此事一時在學界引起轟動! 

    背著蒲松齡手稿逃亡

  1837年12月,日本人攻陷淄川城,得知路大荒有蒲松齡手稿,日本人趕到他的家中進行搜查,路大荒早已得到消息,他背負著聊齋手稿躲藏到了深山中。日本人一無所獲,便放火燒掉了他家的房屋。

  日本鬼子在淄川城門掛起了人頭,四處貼滿了捉拿路大荒的告示。路大荒把聊齋文集手稿背在身上,把另外一些手抄本藏在其學生的岳父田明廣老人的家中,只身一人逃亡到了濟南。日軍小隊長水鼓神不知鬼不覺摸到了田家,水鼓問:“知不知道路大荒去了哪里?”田明廣說:“不知道!”水鼓舉起槍,一槍把田明廣打死在地上。

  此時,路大荒已經逃跑到濟南,隱姓埋名,寄居在大明湖畔秋柳園中。很長一段時間,家里的人全都悲痛欲絕,山高水長,道路崎嶇,他們不知道他們的父親到哪里去了。

  路大荒在濟南做家教工作以糊口。這坐文化名城自古就有繁榮的古董市場,路大荒在課余常來這里檢閱舊書,鑒別文物。有一次他在曲水亭畔的聚文齋里竟然看到了一套《聊齋文集》(共六冊),他很想把它買下來,但客居生涯,囊中羞澀,只好想方設法把它借回家,

連夜在燈下進行抄錄。在歷下隱居這段時間里,為了籌集一些資金用來搜集聊齋遺墨以及購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文物,路大荒曾經辦畫展賣畫(他的祖父是名重鄉里的畫家)。在這段時間里,他與畫家黃賓虹、溥心等皆有來往,他曾經拜托溥心畫了一幅《聊齋著書圖》掛在房間里,與此畫朝夕晤對,仿佛就有了精神支撐。

  1945年,日本投降。同年9月,路大荒來到省圖書館任特藏部主任,承擔館藏金石以及古籍善本的整理。1948年,濟南解放,路大荒被任命為山東省圖書館副館長。仗打完了,毛澤東跟文化部部長周揚說,現在我們勝利了,和平了,應該去整理祖國文化了。周揚向毛澤東提出了歷史上最重要的10位文豪,其中包括蒲松齡。1953年,周揚來濟南,在會上指名路大荒是蒲學專家,可以由他牽頭展開工作,并囑托省文化局王統照局長提供幫助。王統照給了路大荒很多鼓勵和支持,在上海住院期間他還及時來信詢問有關部門蒲松齡故居修葺與整理一事。

  幾百年的蒲松齡故居已經被日本人焚燒殆盡。當蒲氏故居整修委員會成立之后,沒有誰能比路大荒更能擔當重任。路大荒對于蒲松齡家鄉的一草一木都是熟悉而充滿深情的,他的名字就是根據蒲氏聊齋附近有一片大荒之地而起的。他根據記憶和考證,找到了蒲松齡出生以及“臨窗危坐而卒”的地方,費盡周折從外鄉找到了蒲松齡當年用過的睡床。他還把自己當年省吃儉用買來的與聊齋有關的文物無償捐獻給了故居。

  由于上頭的大力提倡,路大荒研究工作的開展頓時暢通無阻。老朋友梁漱溟、學者張友鶴、商承祚、陶純、舒蕪等人都曾經給過他支持;與捷克漢學家菩實克、日本學者天野元之助的國際交流也開展的卓有成效。1962年,一部更大規模的《蒲松齡集》終于問世,它收集聊齋文稿共120余萬字,比1936年的《聊齋全集》多了整整60萬字!顛沛流離的斷簡殘編終于團聚、合攏。這應該是路大荒先生一生最興奮的時刻。為了表達難以言表的感激心情,路大荒把最心愛的《聊齋文集手稿》連同另一善本獻給省圖書館,至今省館仍把它們當作鎮館之寶。當時的路大荒已經67歲了。   

    路大荒之死

  《蒲松齡集》的出版是學界的一大盛事,但路大荒并不認為這部書是完善的,蒲松齡的詩還有幾百首沒有被找到,雜著俚曲各有欠缺。路大荒鍥而不舍,繼續進行搜集整理。但是在這個時候,他碰上了“文化大革命”。

  文革是路大荒一生三大劫之一。其中第一劫是遭遇了日本人,另一劫是“三反”運動!1952年,“三反”運動開始的時候,有人指控他家的文物是盜竊了館里的收藏,他被告知必須賠償損失1500萬元!家里的物品被拉到街上當眾處理。筆者從路士漢老人手中看到了當時的價目表,其中有王漁洋手稿、王懿榮對聯等珍貴文物一百余件。最令路大荒痛心的是一些尚未整理的聊齋文稿在這次遭遇中失傳了,它們被賣時的價格十分低廉,其中價格最高的是聊齋文集手稿一冊賣了三萬元,時價相當于5斤豬肉。后來所幸由于文獻考古學家王獻唐等人出面作證,此次運動沒有進行到底。但已經賣出去的那些蒲松齡的珍貴手稿卻永遠無法完璧歸趙了。

  這次經歷已經深深傷害了路大荒的心。他不會想到,在他71歲的時候,又爆發了一次更為兇暴的“文化大革命”。

  1966年8月,路大荒被抄家。聊齋佚文,秦漢瓦當,元史底稿……統統被垃圾一樣拉走了!安粶恃芯糠饨ǖ乃廊说臇|西!”“蒲松齡集是毒害人民的大毒草!”從1966年到1970年,路大荒每天早上都要準時報道,接受“教育”!澳慵疫@么多珍貴的東西,是買的,還是去蒲家搶的?!薄百I的。”“誰來證明你是買的?”“我有購

買記錄!薄昂f!誰能證明你的購買記錄是真的?”

  晚年的路大荒心臟不好,兩腿虛腫,兒子每天早晨9點準時把他送到工作單位,接受批斗,晚上10點左右,他又獨自一人走過鵲華橋,經過百花洲,回到自己在曲水亭的住所。這所房子從前滿滿當當,黃賓虹曾為之題名“曲水書巢”,而今這里四壁蕭然,地面的磚頭都因檢查而被起掉了。房間的墻角上還有一塊小石頭,那是一枚印章,上面寫著“歷劫不滅”,那是50年代由王獻唐先生撰文、由名篆刻家刻的,他的聊齋文稿歷經了軍閥混戰、日軍侵略而仍然“歷劫不滅”,而今卻什么都沒有了。前來為路大荒看病的醫生驚奇地問:“你們家不是文人嗎?怎么連一張紙也沒有啦?”

  路士漢回憶道:“1972年,父親記憶力逐漸遲鈍,有一天他讓我去給他買一本新華字典,但最后我也沒有給他買到。1972年6月6日,路大荒先生去世。

  “父親去世之前,他對我說他沒有最終實現他的愿望,《蒲松齡年譜》應該重新編訂,《蒲松齡文集》應該繼續搜集補充,聊齋文稿遠遠不止120萬。”——路士湘老人已經84歲高齡了,長住在淄川鄉下。他給自己的房間命名為“未版書屋”,其中包含著對自己鞭策提醒的意味。他遵父遺囑整理了《蒲松齡年譜補遺》,并促成該書重新出版,現在他又整理出聊齋遺文20余萬,至今仍無力付梓。每到夜間12點以后,他就會精神抖擻地起床,趴在桌子上奮筆疾書。同父親一樣,他大概也正受著一種使命感的驅使?磥砺芳遗c聊齋之間,不僅僅是一種緣分,仿佛還有一筆宿債。(王剛)

    責任編輯 原霞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報業集團服務熱線為您提供飛機訂票、送票上門,電話:2871111】

  ■ 發表評論
 
內容
 ■ 超級鏈接
·熱烈祝賀恒豐銀行首家分行島城開業
·中國海洋大學在職研究生課程班在熱招
·雅思留學•暑假英文綜合培訓
·暑期英語 搶先預定
·"我和嶗山可樂有個故事"--有獎征文
·英國碩士預科課程火爆招生!
·北交大MBA學歷學位青島班熱招中
·如何成為中國市場總監/銷售經理?
·海大留英續本/碩士項目熱招
 

 相關鏈接:


 ■ 站內檢索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 傳真:(0532)29676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禹城市| 西藏| 盈江县| 广灵县| 五大连池市| 定西市| 汨罗市| 密山市| 浠水县| 黑河市| 昌平区| 栾城县| 沛县| 金华市| 磐石市| 怀远县| 大厂| 榆中县| 北海市| 广德县| 镇原县| 广宗县| 巧家县| 克什克腾旗| 青海省| 鲁甸县| 黄骅市| 郓城县| 湄潭县| 专栏| 景谷| 文登市| 阜阳市| 巩义市| 阜平县| 拉萨市| 乌拉特后旗| 沧州市| 江安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