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東營市墾利縣下鎮鄉利用前幾年上農下漁開發形成的池塘,探索養蝦新路子,進行鹽堿地滲水養蝦試驗,獲得成功。 滲水養蝦,就是根據鹽堿地地下水位高、含鹽量大的特點,利用池塘滲出的咸水,根據對蝦生長發育需求,加入淡水調節到最佳鹽度。為減輕養蝦群眾試驗風險,
鄉黨委抽調了7名政治素質好、文化水平高的機關干部承擔試驗任務,并聘請中國海洋大學王克行教授作技術顧問,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在試驗過程中,統一購苗、統一供水、統一餌料、統一藥物、統一增氧,并采取了清池肥水、科學投餌、調節水質、病害預防等技術措施。從5月29日放苗到9月25日收獲歷經130天,蝦體平均長度12厘米,6個蝦池總面積42畝,總產對蝦4630多公斤,平均畝產110公斤,最好的蝦池畝產達163公斤。共創產值27.78萬元,利稅13.89萬元,滲水養蝦試驗獲得圓滿成功,它的主要優點如下: 一、經濟效益高,與灘涂海水養蝦相比,每畝產值提高4800元左右。 二、拓寬了對蝦養殖領域,風險較低。多年來,灘涂養蝦處于低谷,產量低而不穩。滲水養蝦可以避開海水污染和風暴潮的侵襲,降低投資風險,給養蝦業帶來新希望。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法箴參加驗收時給予了高度評價。 三、開拓了鹽堿地開發的新領域,使鹽堿地開發難度大,常規農業開發難以奏效。而滲水養蝦獨辟蹊徑,闖出了一條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的新路子。 四、是富鄉、富民的重要舉措。一個農民承包一個蝦池,年純收入2萬元左右,每100萬元產值征收物產稅13萬元,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翟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