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祥希
胡錦濤同志指出:“要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的道理,把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中去,特別要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這句話飽含著我們黨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然而,在一些同志眼里,領導之事才算大事,群眾之事只能是小事,領導之事再小也是大事,群眾之事再大也是小事;有的同志嘴上也常講群眾利益為大事,而對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各種小事則以工作忙顧不上一推了之;有的同志則認為抓大與抓小是不可兼得的東西,你抓了大事,就顧及不了小事,你抓了小事,就意味著丟了大事。對此,群眾很有意見。
其實,大事與小事在矛盾法則中是辯證統一、彼此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大事往往寓于小事之中,大事的完成要通過去做一件一件小事來達到,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小事也就無所謂大事,不抓具體的小事,抓大事也就無從談起。我們黨和國家、集體的大事,都與人民群眾個人的一樁樁小事緊密相連,只有群眾利益小的“細胞”健康,國家、集體大的“機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同時還要看到,小事對大事具有反作用,二者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大事可以讓位于小事,而小事可以發展為大事,它們之間沒有截然不同的界限,彼一時是小事,此一時就可能是大事。比如企業的解困和發展問題、職工下崗失業和安置問題、貧困地區脫貧問題、城市建設居民搬遷問題、拖欠民工工資問題、大學生就業問題、一些地方社會治安混亂問題等,你能說哪一件小事不是關系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生存的大事?哪一件小事不連著民心?再說,老百姓身邊經常遇到的每一件繁瑣的急事、難事,哪一件不是大事:農民種的糧食蔬菜和成熟的水果賣不出去、下崗在家老人要贍養孩子要上學急著要用錢、周圍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生活不便,如此等等,哪一件不是群眾的燃眉之急?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有效解決,就會影響群眾的情緒和他們的生產生活,領導工作的大事再大也就無從談起。
要真正懂得群眾利益無小事的道理,首先要懷有愛民之心。這里說到底還是一個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問題。領導干部的榜樣孔繁森、汪洋湖、鄭培民不論身居何職、為政何地,都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和最大的力,解民之憂,排民之難,謀民之利,努力做到“萬事民為先”,切實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其次,要立有做小事之志!疤煜麓笫卤刈饔诩殹,惟有持之以恒地踏實工作,從一件一件細微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有嘩眾取寵之心,無埋頭苦干之意,以忙于大事為名,行投機取巧之實,就必然會陷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泥坑。其三要有做小事之策。這就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與那里的干部群眾一道從一件件小事做起,能解決的問題立馬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也要創造條件加以解決,或做好解釋和引導工作,決不能一推了之。最后,要見做小事之功。為群眾做好小事,不僅要謀群眾一時之利,更要謀群眾長遠之利;不僅要解決老百姓眼前的一些小事,更要去幫他們謀劃一些大事;不僅要替群眾謀局部之事,更要為群眾謀全局之事。惟有如此,我們黨和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