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提出,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中央認為,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這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對于我國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央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
中央強調,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把堅持以人為本和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中央還特別指出,確立新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中央舉辦這次研究班,是在關鍵時期、針對關鍵問題而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必須全面理解和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涵和基本要求,認真加以貫徹落實。
據有關報道,近日中共中央為此還專門舉辦了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究班。參加此次研究班的領導干部包括中央各部主要領導人、各省(區、市)主要領導以及軍隊各大單位軍政主官,絕大部分是十六屆中央委員,人數上百。相信,這次研究班的主題———科學發展觀,不僅正在中央高層統一認識,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成為熱門的話題,也必將進一步成為一種社會共識,成為全黨、全國、全民的一種自覺行動。
要說“利好”,可以說,這是今年最大的“利好”消息。
為什么要這么說?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同時,增長質量與方式上的缺陷也在不斷加大,一系列新的問題正在日益突出,比如城鄉、地域差距的拉大,比如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失衡,比如能源的緊迫和資源的短缺,比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同步,比如迅速崛起的中國與世界關系的變化……這些新的問題、新的考驗,與過去基礎較薄弱時期單純以消耗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大規模低水平擴張的粗放形態增長方式有著質的不同,它要求走一條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增長的路子,它需要更長遠的眼光、更寬廣的視野、更博大的智慧來認識和解決發展問題。未來的路如何去走?成為眾所關注的大問題。正是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科學發展觀首先在中央高層提出。我們認為,這是中國重新調整自己坐標的一個重要信號,是中國國家戰略的再一次轉移。它表明,中國不再把短期的單純的物質的生產能力作為成功與否的惟一標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成為新的路標,它將指引我們不斷越過艱難險阻,走向新的成功。
中國的發展有許多獨到的優勢,其中一個就是一些外國人常說的“舉國一致”,正如一些局外人所說,這是一種“令人生畏”的力量。盲目的一致并非好事,但是當這種一致來源一種黨內、黨外越來越民主的氛圍,來源于日益增強的人民的有力的監督,當我們在一種廣泛民主基礎上形成集中的思想、意志、思路之時,這種一致就能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當前,我們就正在進入這樣一種前所未有的狀態。果能如此發展下去,我們就有可能既避免一種形式化的所謂民主誤區,又可避免重蹈曾經出現過的“一言堂”錯誤路線造成的慘重損失,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實現我們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目標,使我們面對危機的改革,由被動變為一種相對的主動。
在要不要發展的問題得到解決以后,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實踐,表明我們正步入一條正確的發展軌道,這一動向,當然值得一書。
鞏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