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昨天下午,從事絲綢貿易的孫先生又“交”給了銀行50萬元,然而他的心里卻美滋滋的,他說這是他醞釀了近半年的大事,把企業的注冊資本從50萬元提升到100萬元,這樣他就可以申請自主進出口權了。據了解,春節期間島城的不少企業都對注冊資本進行了“增肥”,他們瞄準了申請自主進出口權的“錢途”。
據了解,商務部在去年下半年降低了自主進出口權的申請門檻,把生產性企業注冊資本300萬元的“坎兒”降低到了50萬元,流通領域企業注冊資本500萬元的坎降低到了100萬元。這就給許多中小外貿企業帶來了商機,獲取該資格后則既可以減少通過別人代理進出口的流通環節,又可以省卻代理費用。
嶗山工商局企業注冊科的梁思光科長說,今年春節期間來注冊和增資的企業明顯高于往年,從正月初八到現在,辦理增資業務的有54家企業,注冊資本都增加到100萬以上,這和去年同期的數量相比增幅超過80%。同樣,企業忙著變更注冊資本的現象也出現在四方、市北、市南等各區工商局。據不完全統計,春節以來我市企業到工商部門辦理增資手續的已逾200家。
嶗山工商局注冊局局長孫志堅分析說,目前增資的企業大多屬中小民營企業,在春節“扎堆”的現象與他們上一年度資金的積累有關,同時他們申請下來自主進出口權后也正好不耽誤新年的“新宏圖”。他說,島城企業正月里忙“增肥”是件喜事情。(舒勇馬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