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03年,青島經濟取得了不凡的業績,尤其是作為全市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對外開放,更是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來自市外經貿局的數字顯示,2003年,青島市外貿出口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00.32億美元,同比增長18%;實際利用外資達到40.14億美元,同比增長68.78%。
100億美元和40億美元,這兩個燙金數字的背后,不僅凝聚著政府與企業的辛勤汗水,更反映出我市對外開放工作在領域、范圍和層次上取得的新突破。
出口100億美元:占全省外貿出口額四成
2003年,我市外貿出口實現了一個歷史性跨越。截至12月29日,我市外貿出口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00.32億美元,占全省外貿出口額的40%左右,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列第5位。
這一跨越來自我市出口產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加工貿易加快更新換代。2003年,我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勢迅猛,機電產品出口逐步回升。預計全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將超過8億美元,同比增長30%以上;機電產品出口將達到33億美元,占外貿出口的比重超過30%。
與此同時,市場結構多元化戰略在過去的一年里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鞏固發展日、韓、歐、美四大傳統市場的同時,我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一年來,對南亞、中東、非洲、獨聯體及東歐、大洋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幅達到32%,比全市出口平均增幅高10多個百分點。
在出口隊伍方面,受國家進一步降低自營進出口權門檻和青島外貿經營環境不斷完善等利好消息的刺激,我市外貿出口隊伍迅速擴容。去年前11個月,我市新批自營進出口企業近千家,新增有出口實績企業逾千家。在日益壯大的出口大軍中,民營企業一枝獨秀。預計到去年底,我市有進出口經營權的民營企業將超過2000家,其中30%以上有出口業績。
40億美元實際外資:彰顯大項目效應
隨著青島對外開放的深入和世界新一輪資本轉移的浪潮,世界級的大公司和大企業越來越看好青島。2003年,我市利用外資大項目紛至沓來,規模與質量雙雙提高。其中,新引進和增資擴股過億美元項目6個,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80個。全年共有58個國家和地區在青島投資,有13家世界500強公司在青投資17個項目。
去年,朗訊、霍尼韋爾、浦項等世界500強公司的高層負責人頻頻在青露面,其“造訪頻率”之高大大超過了往年。而在高層接觸日益密切的背后,則是越來越多的外資大項目落戶青島,在拉動青島經濟發展及結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外商直接投資的行業看,制造業仍是我市利用外資的主要增長點。以制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合同利用外資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比上年增長30.7%和30.6%。在外商直接投資大幅上升的同時,在青外企的增資勢頭也十分強勁。據統計,去年我市共有545家公司增資,增資合同外資額13.17億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資合同外資額的24.92%。
出口與外資:雙雙提前完成“十五”目標
最為振奮人心的是,2003年,我市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分別突破100億美元和40億美元大關,同時提前兩年完成了“十五”目標。這兩大“引擎”的快速運轉極大地推動了青島經濟的發展。
近幾年,青島 G
DP一直保持了兩位數的快速增長,開放型經濟的不斷發展則是最為重要的拉動力,這種拉動作用主要通過外貿依存度、投資依存度、社會貢獻度三項指標來體現。2003年,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的快速增長帶動這三項指標均上升到一個新水準,預計到去年底青島外貿依存度達到79%,實際外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近50%;涉外稅收占稅收總額的22%左右。這充分反映出,青島經濟發展的外向型水平和經濟國際化程度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外資成為青島資金投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外資對增加就業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本報記者鄒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