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惠理高息首次涉獵中國制造業
國際財閥6億“投機”創維
昨天,本報記者獲得獨家消息,截至9月14日,世界著名投資基金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以及惠理高息股票基金(Value Partners)分別吸納了創維數碼(0751HK)8.07%和9.6
%的股份。受投資基金的強勢拉動,創維數碼股價最近一路飆升,從年初最低的0.60元港幣狂漲到1.79元港幣。按照昨日的收盤價計算,摩根大通和惠理高息持有的股票分別價值2.87億和3.38億港元。
對此,創維方面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資金對創維股份的投入,主要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創維未來發展的信心,創維數碼的第一大股東董事局主席黃宏生也表示:“公司上市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投資,歡迎國際資本的投入。”
不過,對此也有證券界人士指出,摩根大通等這些從未涉獵國內制造業的國際資金,此次力捧創維帶有明顯的投機成分。
國際資金看好彩電復蘇
昨天,創維集團品牌總監周彤向本報記者透露,摩根大通以及惠理高息股票基金投資創維數碼,主要是因為看好創維的前景以及技術儲備,這些資金一直通過流通市場不斷吸納創維股份。截至上周末,摩根大通已經持有創維8.07%的股份,而惠理高息股票基金持有9.6%的股份。
周彤表示,這些資金持有創維股份主要是通過流通市場交易獲得,并未實施大規模的股權轉讓,因此也未引發業界的關注;不過,兩家財閥在獲得股權后一直沒有“見利”轉手,可見這些投資者有意成為創維的戰略投資合作者,對創維的發展前景存有信心。
創維集團董事長黃宏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0年彩電業陷入低谷,2001年開始抬頭,2002年復蘇,今明兩年上升的軌跡已經開始展現,這些勢頭都被國際資金看好。他認為,創維應該好好利用資本市場吸納國際資本。
黃宏生同時承認,在1997年7-9月,創維集團曾經把15%的股權出售給四個國外投資者,其中包括美國的高盛風險基金、深圳高科技基金、歐洲最大的投資集團ING以及一個具有法國銀行背景的投資基金。而這次兩大資金持有的股份,大部分是早期幾家股東擁有的股份,另外一部分是流通市場吸納過來的。
兩大投資者出手不凡
作為國際投資財閥,美國的摩根大通和香港的惠理高息股票基金都久負盛名。實際上,摩根大通在國內也已經是赫赫有名的投資資金之一。
而另一投資者惠理高息股票基金是在1993年由兩名香港人創立,后來引進了美國兩家享有盛名的投資公司Holding Capital Group及Whitney & Co.為其股東,著力于東亞以及東南亞尤其是大中華區的投資,也是國際著名投資資金之一。
但是,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投資創維,是這兩家資金首次大舉切入國內的制造領域。根據以往經驗,摩根大通投資的企業往往會受到市場的熱捧,而創維股價長達三個月的持續上漲,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帶有明顯投機成分?
首次切入制造業,兩大巨頭緣何青睞創維?昨天,有證券界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創維業績比去年大有增長,發展勢頭良好,確實很有投資價值。但他同時認為,最近創維股市表現強勁,從7月中旬以來,連續公告了4次不尋常的股價波動,跟這些資金背后的追捧拉動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有證券人士認為,按照這些資金國際操作的慣例,作為戰略投資者進入一個企業,會把是否“產業互補”作為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并且不僅僅是不斷增持一個公司的股票,而是會有戰略性的協議出來,因此可以判斷,國際資金進入創維的投機動機明顯。
同時按分析,兩家資金擁有的股份應是在創維股價不高時買進,近期創維股價高漲,正是尋求其他投行接手的階段;當然也不排除其通過向外發布種種利好消息,拉升股價,吸引一些散戶投資,把風險轉嫁給股民。昨天創維股價的回落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兩大著名資金已經在謀求轉手持有的創維股份。
不過黃宏生對國際資金對創維的關注依舊表示歡迎,他認為公司上市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投資融資,創維歡迎有實力的國際資本投入。
本報記者 黃漢英 張浩
創維2002財年業績
項目 業績 同比增長
總銷售額 95億元43%
毛利潤13.01億元 57%
凈利潤2.271億元 243%
電視銷量 690萬臺48% 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