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論掙大錢娶美女
《江南時報》特寫欄目報道的“我像皇帝的新裝中那個孩子”一文被多網站轉載后,引起了較大反響,各大媒體也就尹健庭事件再次展開了討論。特精選兄弟媒體的部分精彩言論,以饗場友。
“掙大錢娶美女”誤人子弟
樹立和褒揚健康向上的主流價值觀,批判、糾正錯誤的價值觀,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更是社會對負有教書育人責任的教師的特殊而又基本的要求。能夠負起這一責任的教師是合格的教師,理應得到人民的愛護和崇敬;而不能負起這一責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借助課堂宣揚錯誤、低下、淺薄觀念的人,就沒有資格繼續在這一崗位上工作。將這樣的人“請”出教師隊伍,是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其他教師負責,更是對社會的未來負責。
——《北京青年報》
豈能如此“激勵”
在我們這個社會,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發展階段,擁有洋房、汽車的“成功人士”畢竟不可能是多數,把人生追求定位于快快地發財、盡情地享受,并且形成社會輿論,就會誘使一些不甘平凡,不屑做平常人的人,不惜一切手段,甚至不惜觸犯法律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活中發生的這種實例,我們見得還少嗎?
在鼓勵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時候,要堅持一個樸素的道理:物質文明是衡量社會進步程度的重要指標,然而決不是惟一的指標。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人之所以為人,不僅在于人能夠創造物質財富、享受物質成果,還在于人有社會理想,有精神生活,有道德追求。只有去掉市儈氣,人們才會感受到真正的幸福。這個道理,不僅要對青少年講,也要對成年人講,為人師表的教育者更應身體力行地實踐這個道理。
——《解放日報》
“為自己讀書”有何不可
為自己讀書,這對每一個學生來說并沒有錯。既然天之生材不齊,既然“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那么怎么能指望成千上萬甚至上億的年輕學生用一個腦子思考、一種聲音說話呢?又怎么能要求成千上萬的教師用一個腦子思考、一種聲音說話呢?那位老師說的“生活愉快,人生充實,前途美好,事業輝煌”,其實也是今天大多數人向往的生活,他只不過用作引例而已,被人斷章取義為“讀書為了掙大錢娶美女”,似乎有些“嚴重”了。
——《中國青年報》
對老師表示同情
應該對如今的教師們深表同情。不得不承認,如今學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越來越難做了。在升學還是主要任務和指揮棒(不管愿不愿意承認)的情形下,鼓舞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教師們的當務之急。但靠什么理論去鼓舞這個熱情又是最令人頭疼的問題。思想教育的法寶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這個時候,用孩子們最有切身體會的、最能理解的、最關心的那些事情去告誡他們,只能成為教師的首選了。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