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今日專電街頭巷尾焚香裊裊,人頭攢動;色彩斑斕的花車穿行市區(qū),各路民間藝人炫耀展示拿手絕活,一比高低,引來觀者陣陣喝彩;造型各異的燈籠在水上漂流,讓人間的海面變成了璀璨星河……這可不是什么“狂歡節(jié)”大游行,而是臺灣各地同胞在熱熱鬧鬧地過“鬼節(jié)”。
昨天是農(nóng)歷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中元節(jié)”,又稱“鬼節(jié)”。人們因此統(tǒng)一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豐盛的祭奠儀式,讓祖先和孤魂野鬼們飽餐一番后好重返陰間,同時祈禱來年的平安。佛教、道教界人士也舉辦各種法事,超度亡靈。這一富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色彩的祭祀活動俗稱“中元大拜拜”、“普渡”,是臺灣民間最盛大的民俗活動之一。
1日、2日兩天,全臺各地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民俗節(jié)慶活動。極富盛名的“放水燈”活動前天晚上在臺灣的基隆市舉行,各個宗族組織的隊伍來到海邊,由身手矯健者入水泅渡,把一盞盞各色造型的燈籠護送在水面上,以招引水中孤魂上岸來參加人間的饗宴。
但經(jīng)濟不景氣讓今年“鬼節(jié)”氣氛比往年大打折扣。商家紛紛抱怨香燭、供品等節(jié)日用品的銷路不佳,臺塑集團等島內(nèi)大企業(yè)的“中元”酒席也比去年少了數(shù)百桌。一年多來,臺灣民眾荷包縮水,也連累陰間鬼魂要一道節(jié)衣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