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市南區為轄區1.5萬戶居民接通呼叫終端機的工作陸續開展起來,這種社區服務呼叫網絡的建立,將為居民提供醫療、家政、治安等多項智能社區服務。長期以來,為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市南區在社區服務建設中走出一條社會化、產業化、智能化的“陽光大道”。在走社區服務社會化的路子上,市南區對社會孤老戶提供無償服務,對困難職工、困難居民提供低償服務,對一般居民提供合理有償服務。如對孤老戶安裝求助門鈴,隨時上門無償服務;對老年人實行低償代養,并每年為他們補貼2萬多元,改善他們娛樂、醫療條件;對2萬余名優撫對象實行長期包戶服務、康復醫療服務等。在建立老年人保障、殘疾人保障、貧困戶救濟服務體系的基礎上,該區形成覆蓋社會的“婚、生、幼、教、孤、殘、托、貧、難、老、病、喪”全程服務鏈。此外,該區協調區屬和駐區醫院參與,組建了集預防、保障、醫療、康復等于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聯合體,免費為6萬多人次的老年人義務查體,建立了健康檔案。該區注冊成立了“樂萬家社區服務有限公司”,成為全國社區服務產業化的典范。樂萬家社區服務有限公司包羅了200多項社區服務的具體內容,并在全國開創了社區福利居家養老標準化的社區服務產業化模式。該區還建立了社區服務超市,開通了24小時社區居民求助電話,在家務勞動、房屋修繕、家電維修、鐘點工、家政服務、健康咨詢、職業介紹等方面下設10多個專業服務隊伍。此外,市南區還建立了兩處保姆招考和培訓基地、社區醫療康復中心等實體,通過產業化運作,使社區服務隊伍、社區服務內容不斷向社區各個領域延伸。隨著先進科技在社區服務中的不斷滲透,該區還逐漸構筑起智能化、網絡化的社區服務體系。目前,該區正在為居民安裝社區綜合服務終端機,只要社區居民點擊相應按鈕,社區服務中心的終端機就會立即收到需求信息,通知公安、醫療、家政等行業組成的服務網絡成員單位,并迅速提供所需服務。(張玉方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