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周,滬深兩地股市先跌后漲,滬市綜指周開盤點1953點、收盤1955點,周K線收出下影線很長的小陽線,成交量較上周有顯著的放大。
回顧本周的走勢,可以說基本面和對政策面的預期是主導股市走勢的主要因素,本周一,由于仍有幾只新股公布增發預案,擴容壓力未緩解,因此周一出現大幅的慣性下跌;而之后的幾個交易日,由于未見新股發行或者增發的消息,加之前期累積跌幅較大,技術上反彈要求強烈,因此市場又逐漸恢復了止跌反彈的人氣,使連續兩周的急跌趨勢終于在本周得到遏止。
本周率先展開反彈的是前期跌幅最大的老牌科技股,該板塊由于受到基金拋售的打擊和中期業績的考驗,一度成為市場爭相拋售的重點,但在本周,該板塊有資金重新進場回補的跡象。周二,該板塊強勁的整體反彈不但止住了其下跌的態勢,也為低迷已久的股市重新注入了希望,反彈由此呼之欲出。周四、周五,兩市股指大幅上揚,個股表現為近期難得的普漲行情。B股市場也由于A股的走好而強勁反彈,在周四,上海B股更是出現了全部股票均封住漲停的奇觀。
導致前期股指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增發和新股發行兩個原因。從本周情況看,增發和新股發行節奏明顯放緩,估計在股指重新走穩之前擴容速度不會再度加快,因此這兩大利空因素短期內將不復存在,對于指數的反彈形成最有力的支持。預計這種反彈在后市應會持續。
本周市場的一個重磅炸彈是“銀廣夏事件”,《財經》雜志的一篇《銀廣夏陷阱》使這個連續幾年走牛的大牛股面臨廣泛的信任危機,市場普遍擔心這將又是一個“瓊民源”,公司也因此宣布該股停牌30天。雖然該事件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并不大,但是還有部分基金和上市公司對該股持重倉,其股價下跌難免。所以,投資者在補倉和搶反彈中也要注意避免踩上這樣的“地雷股”。(鄭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