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有錢難買愿意”,可現在去餐館就餐卻存在著花錢買“不愿意”。無論是出錢人還是被請人,都不希望好菜好飯大量的剩下丟掉,但人們自覺不自覺地總要剩菜剩飯。究竟什么原因?
最近一個月,記者走訪了京城十幾家不同檔次的餐館,前后采訪50多位經營者和就餐者,他們認為“面子比吃還重要”、“桌外事比桌上吃還重要”是請客者的普遍心態。
中華老字號“全聚德”集團副總經理邢穎說,近些年,由于公務、商務、社交禮儀等需要進飯店吃飯的人越來越多,講排場、比面子之風不斷刮向餐桌,吃飯變成開展下一步“工作”的紐帶,是餐桌浪費的重要原因。
在大鴨梨烤鴨店,一位經商的佟經理請人吃飯后,望著滿桌的剩菜說:這不僅僅是吃飯,也是項目投資。花錢不到位,菜不剩生意就不好談,不管客人吃不吃,都得這樣做。
北京航天橋頭的“九頭鳥”餐館里,某部委負責審批科技項目的一位處長對記者說:有時吃飯成了負擔,熟人找上門來,不吃不給面子,朋友不高興,其實錢沒少花,吃不了多少,實在是浪費。
經常請客戶吃飯的西直門某設備公司年輕的經理告訴記者,飯人人都得吃,客戶從外地來了總得安排一桌像樣一點的飯菜,吃多吃少不重要,聯絡感情、營造氛圍、加深好感是目的,“酒里乾坤大”著呢!否則太小氣不熱情,還談什么生意。最后他坦率地說,飯不白吃,賺的總比花得多。
一家民營企業姓于的會計講,在企業的非生產性支出中餐費比例很大,幾乎年年超支,原因是餐費好報銷,個別人愿意送錢給餐館并從中獲取一定的好處。新華社記者孫玉遐(據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