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總書記在紀念建黨8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于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又要著眼于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边@一精辟而深刻的論斷,科學地闡述了一種新型的社會發展觀念———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觀。這是同傳統的重物質輕精神、重眼前輕長遠的單向度社會發展觀迥異的社會發展觀念。它有著深厚的人學底蘊做基礎。
首先,消解傳統“人類中心論”的純功利性質,重建人在自然界的主體地位。這既是新社會發展觀得以形成的思想邏輯前提,又是新社會發展觀內在固有的本質內容之一。新社會發展觀以現代生態革命為契機,倡導“沒有破壞的發展”,認為人類的發展不應干擾和制約自然界多樣性存在的發展能力,人類的發展必須考慮自然的成本。人類在與自然界的各種交換關系中,必須把自己置于自然生態系統的關聯網絡中;在自身的發展中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生存與發展,達到人與自然界的互利共生和協同進化。
新社會發展觀一反傳統社會發展觀的“物本”傾向,強調社會發展是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態自然諸領域協調互動、全面進步的過程,是人的多種價值要求的實現過程和人的自身價值的提高過程,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元價值和終極目標。它也承認社會發展在物相層面必然表現為追求經濟增長、開發自然資源、提高科技應用水平等經驗事實,但它更強調社會發展的人文價值方面,認為社會發展在物相層面的經驗事實只有在“人本”價值原則的規約和引導中,才能獲得持續發展和真實意義。新社會發展觀要求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必須“培養社會的人的一切屬性,并且把他作為具有盡可能豐富的屬性和聯系的人,因而具有盡可能廣泛的需要的人生產出來。”每個人在物質享用、創造性能力、社會關系和個性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發展,這就是新社會發展觀的元價值和終極價值。
歷史發展表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有其現實可能性和實現趨勢,新社會發展觀戰略和理論力求提升這種現時可能性的程度和加速這一趨勢的實現速度。而只有當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種價值原則來規約和引導社會發展時,社會發展才有可能是持續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