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深刻認識發展鄉鎮企業的重大戰略意義,迅速提高鄉鎮企業的規模和效益,全面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升級,推動全市鄉鎮企業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這是市委市政府4月6日召開的全市鄉鎮企業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
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于風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于錦初,市政協副主席張紀良等出席了會議。
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鄉鎮企業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去年鄉鎮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情況,研究部署新世紀開局之年鄉鎮企業工作任務,突出發展主題,抓住調整主線,弘揚拼搏精神,再創發展優勢。會議確定今年的發展目標是:全市鄉鎮企業完成總產值1540億元,增長20%;營業收入1465億元,增長18%;增加值423億元,增長18%;利稅總額109億元,增長16%;鄉鎮企業出口交貨值180億元,增長18%。
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于風華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是新世紀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計劃開局的第一年,當前,農村經濟正處于調整結構和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突出發展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農村二三產業,加速推進農村“三化”進程,是新階段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和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今后五年,我市鄉鎮企業工作的總體思路和要求是,以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指導鄉鎮企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戰略重點,加大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的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體制創新,以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和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為主渠道,推動鄉鎮企業規模快速膨脹,質量和效益迅速提高。適應新的形勢任務要求,加速發展鄉鎮企業,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針對新階段我市農村實際,抓住全球產業結構重組的良機,努力在體制創新、科技進步、人才戰略等關鍵環節實現根本的突破,迅速提高規模和效益,推動全市鄉鎮企業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主要目標是:“十五”期間,全市鄉鎮企業總產值、增加值、營業收入、利稅、出口交貨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增長幅度不低于20%。要突出重點,率先突破,全市重點培育20家強企業、大集團,20家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20個對外開放經濟強鎮,20個重點鄉鎮工業園區。
于風華強調,實踐證明,鄉鎮企業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的主要支撐力量,也是全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全市上下都應站在“一個重大的戰略”、“一個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方針”和“一個必由之路”的高度,充分認清新形勢下加快發展鄉鎮企業的重大戰略意義,不斷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
會上還宣讀了市政府關于表彰第二批鄉鎮企業優秀廠長(經理)的通報,并頒發了全國鄉鎮企業示范園區證書。(本報記者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