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在西海岸開幕的這場海洋盛會有多重磅?
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將于2月26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近400位全球海洋領域高層嘉賓將在新區匯聚一堂,共商海洋城市發展大計。
“海洋十年”全稱為“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是近年來聯合國發起的最重要的海洋倡議,旨在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科學解決方案,實現海洋的可持續發展,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
作為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濱之城”平臺正式啟動后首個重大活動,也是2025年聯合國海洋大會的會前特別活動,本屆大會亮點十足,將設置“海洋十年”青島之夜、開幕式、專題會議、閉幕式四個環節,以及“蔚藍敘語城市共鳴”案例分享環節和“沿海適應力與韌性”2025年聯合國海洋大會會前特別活動,并將圍繞海洋城市韌性、海嘯災害預警、海洋空間規劃、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港口建設、藍色經濟等20余個涉海前沿議題進行深度交流探討,深化全球海洋城市互惠共贏新共識。
2月25日,青島西海岸報刊發重磅文章《海洋讓城市更美好——寫在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舉行之際》,深度解讀這場海洋國際盛會的意義。
海洋讓城市更美好
寫在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舉行之際
世界有如海洋,時代有如勁風。
海洋,覆蓋地球70%以上的面積,是孕育生命的搖籃、聯通世界的紐帶、促進發展的平臺。自古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濱海地區連接陸海,具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稟賦,是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的地帶。據統計,目前全球約4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100公里范圍內,濱海城市創造的生產總值約占全球的70%。
因海之大,萬物勃興。
青島西海岸新區是一座依海而生、因海而興的海洋新城。309公里的綿長海岸線,527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蘊藏著這座城市向海圖強的夢想。獲批設立以來,西海岸新區縱深推進經略海洋,加快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海洋生產總值從2013年的494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974.5億元、總量翻了兩番,年均增長14.9%。海洋成為新區發展最大的特色和優勢。
翻開硬幣的另一面,海洋城市在海洋經濟增長中獲益頗豐,但其可持續發展也正遭受著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等海洋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當前,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僅憑自身力量解決全球性問題,必須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攜手保護海洋,應對海洋挑戰。
2019年,習近平主席在青島提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為引領全球海洋治理指明了前進方向,為建設和呵護美麗繁榮的海洋家園提供了中國方案。作為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西海岸新區攜手聯合國“海洋十年”,在深化海洋領域國際合作交流上先行先試、創新突破,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愿景從宏觀敘事的“大寫意”轉化為精雕細琢的“工筆畫”。
廣聚共識、融通智慧、互鑒經驗。2025年2月25日至27日,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將在新區舉行,主題為“海洋讓城市更美好”。這是中國堅定踐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國際社會攜手共同繁榮海洋經濟、推動海洋創新、保護海洋環境的又一重要載體和生動實踐,也再次彰顯了西海岸新區發展海洋事業的信念,以及深度參與聯合國“海洋十年”工作的擔當先行。
暖日晴風初破凍,憑闌觀潮,春風撲面。西海岸這座蔚藍之城正熱情洋溢地張開雙臂,以海洋之名,聯結全球海洋城市,共同設計和提供基于科學的海洋城市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共赴一場“春天的盛會”,共建一片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世界上的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秉持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的理念,以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各國采取更加協調、有力的行動,必能更好呵護海洋的安寧與可持續發展,推動全球海洋事業發展不斷開啟新篇章。
2017年,聯合國將2021年至2030年定為“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2021年1月,聯合國在全球發起變革性海洋科學運動——“海洋十年”行動,拉開了從海洋科技到基于海洋科技的全球海洋深度治理的巨大變革。聯合國“海洋十年”的使命、愿景與中國倡導的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契合。
2023年,全國唯一由自然資源部批準、聚焦聯合國“海洋十年”行動計劃、部省市三方共建的合作中心——“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落地西海岸新區,成為我國唯一統籌參與和全面實施“海洋十年”工作的綜合型、引領型、創新型國際合作平臺。
自此,聯合國“海洋十年”與經略海洋國家戰略交匯疊加,新區之“新”的鮮明特質與“海洋十年”的宏偉愿景“情投意合”,更高水平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西海岸敞開懷抱,加速融入世界,與世界共舞。
“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的建立,也成為青島深度參與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濱之城”平臺工作的重要支撐力量和聯絡站。202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委會”)海洋政策和區域協調科科長朱利安·巴爾比埃和項目專員艾莉森·克勞森到訪青島,在與“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座談期間表示,青島提出的“構建藍色城市伙伴關系”與海委會“海濱之城”平臺目標一致,希望青島能夠積極參與“海濱之城”平臺。
“海濱之城”平臺為全球海洋城市搭建了一個重要的開放平臺,有助于推動全球海洋城市積極參與“海洋十年”行動,共同設計、推動出臺變革性的海洋科學解決方案。2024年4月,在聯合國“海洋十年”大會期間,海委會正式啟動“海濱之城”平臺,宣布中國青島、法國尼斯、美國邁阿密等11個城市為平臺創始城市。
作為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濱之城”平臺正式啟動后的首個重大活動,也是2025年聯合國海洋大會的會前特別活動,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將特別設置“蔚藍敘語城市共鳴”案例分享環節和“沿海適應力與韌性”2025年聯合國海洋大會會前特別活動,深度探討全球海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共性挑戰與解決方案,屆時來自肯尼亞蒙巴薩郡、法國尼斯、青島西海岸新區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案例將在大會上分享,展現全球海洋城市在海洋生態保護、平臺建設等領域的創新實踐與成功經驗,為全球海洋城市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典范。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作為東道主,西海岸新區將以更大的襟懷與世界攜行,廣聚“向海圖強”的合力,譜寫“百川共贏”的華章,用心勾勒“海洋十年”愿景——“構建我們所需要的科學,打造我們所希望的海洋”應有的樣貌。
從魚鹽之利、舟楫之便,到耕海牧漁、向海問藥,千百年來,人類就有意識地經略海洋。在被譽為“海洋世紀”的21世紀,利用海洋的需求和保護海洋的愿望同步交織,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迫切。
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西海岸新區是山東海洋科技創新的嶄新“動力源”、“藍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排頭兵”。
橫向看,夯實“藍色糧倉”,打造“藍色藥庫”,首個國家級新區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聯盟成立,“1+3+3+1”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2024年前三季度,新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676.2億元,同比增長8.6%,占青島市海洋生產總值的41.6%,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3.2%,海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縱向看,新區在海洋科技創新領域的全球“首位度”不斷提升:世界最大噸位級“海上石油工廠”P70、全球首艘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出塢啟航;山東港口青島港首創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智能管控系統,全球裝卸效率最高;首個獲得國家批復的“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仲華”熱物理試驗裝置加快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等大院大所紛至沓來,新區已集聚“國字號”涉??蒲袡C構11家、涉海高校12所,各類涉海創新平臺數量達248家。
蔚藍大海,生機無限,希望無限。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無疑將成為撬動資源的重要支點??梢哉f,發展新質生產力正是與會各方攜手的紐帶,共同奔赴的未來。以“合作”促“發展”,既是大會的應有之義,也是西海岸新區向新、向海、向未來的必然要求。
日前,希臘菲尼克斯船級社亞洲區總部正式落戶青島自貿片區,這也是在青島落戶的首個船級社亞洲總部。作為入級總噸規模位列全球前十的船級社,菲尼克斯船級社的落戶填補了青島作為國內主要港口城市在重要船級社總部上的空白,將進一步深化青島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航運合作,搭建起國際化合作平臺。
平臺支撐,世界進入中國,中國走向世界。
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將設置“海洋十年”青島之夜、開幕式、專題會議、閉幕式四個環節,匯聚近400位全球海洋領域高層嘉賓,圍繞應對氣候變化、海洋生態系統管理、藍色經濟發展、海洋素養提升、伙伴關系和能力建設等關鍵議題深入探討,共商海洋城市發展大計,展示最佳實踐,為推動海洋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風從海上來,奮楫正當時。“新區將以大會為契機,高效鏈接國內外優質海洋資源落戶新區,不斷增強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地方產業發展雙向高效協同的垂直穿透力,全力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在彰顯國家級新區特色特質上實現全新躍升?!蔽骱0缎聟^海洋發展局局長隋俊昌說。
乘大會東風,一個與世界聯系更加緊密的新區,必將釋放出愈加強大的發展動能。
西海岸新區向海而生、依港而興。走進山東港口青島港,處處可見橋吊林立、裝卸繁忙的作業場景,日夜不息已成為青島港的常態。
港口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貿易的近90%通過海運完成,全球35個國際化大都市中有31個依托港口發展起來,全球財富的50%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以港興產,以港興城。一直以來,山東港口青島港像世界諸多港口一樣,實現自身能級躍升,助力城市發展繁榮。
建成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全國首個全系統干散貨智慧綠色碼頭、全國首個全國產全自主自動化碼頭……近年來,山東港口青島港加快從傳統港口向智慧港口、綠色港口進階,而錨定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目標,又從裝卸港向物流港、貿易港、金融港升級。
一座港如何塑造一座城?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精心設置五場專題會議,其中,“聚焦藍色經濟:驅動可持續發展新引擎”專題會議上,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蘇建光將聚焦“港口讓城市更便捷”作報告,與塞舌爾藍色經濟司司長特倫斯·丹尼爾·克里、馬達加斯加代表安德里安齊拉沃·讓·米歇爾·拉巴里等國內外專家學者深入交流,分享行業內實踐經驗,討論在全球化背景下延伸、優化產業鏈,通過科技創新、國際合作等方式,推動藍色經濟實現新的跨越發展。
集眾賢之智,這是碰撞新思想、激蕩新理念的盛宴;蓄發展之能,這是尋找新機遇、謀求新突破的交流;聚創新之勢,這是展示新技術、引領新潮流的舞臺。
發展離不開交流互鑒。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還將發布《“海濱之城”平臺年度進展報告》《青島宣言》等一系列公共產品,通過宣布“海濱之城”平臺新成員、舉行青少年呼吁活動、發表“藍色市民社區”主題演講等形式,讓更多群體參與到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對話中,激發全球海洋城市發展新動能。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破地域限制,讓全球海洋伙伴實時參與互動,為推動海洋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本次大會為全球海洋城市打開了一扇通往青島、合作共贏的機遇之門。這樣一場盛會,像是為全球海洋城市出了一張“答題卷”,在一些國際前沿議題、科技成果分享等方面將發揮牽引作用,推動多領域深入合作。
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讓我們以海洋為媒,拓發展之路,架合作之橋,為構筑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期待更多“藍色伙伴”,同西海岸新區這座涌動藍色巨瀾的青春之城一起成長、共興未來。相信這個起于春天里的“藍色故事”將更加豐盈、更加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