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當頭 勇挑大梁·青島走在前 | 智能家電:打破“天花板”,邁向“世界級”
2025新年伊始,青島企業圈便傳來好消息——首家年營收突破4000億元企業誕生。而這一“桂冠”的所屬幾乎毫無懸念——海爾。從海爾2024年營收構成來看,新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家電業務仍然貢獻了過半收入。
作為家電行業的創新標桿,海爾再一次證明了家電行業所具有的強大迭代進化能力。盡管與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相比,家電很多時候仍被稱為“傳統產業”,但事實上今天的家電與“三大件”時代的家電早已不是同一“物種”。在可預見的未來,AI技術的加速成熟將為家電開辟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推動家電產業徹底改頭換面。
青島是中國家電“重鎮”。家電產業之于青島的意義,一如家電業務之于海爾的意義,是不論何時都不能動搖的基本盤和壓艙石。也正因如此,青島將智能家電產業作為三個要提質發展的優勢產業之首,瞄準未來產業競爭焦點積極布局智能服務型家電、可穿戴智能設備等細分賽道,打造世界級高端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到2027年,青島力爭智能家電產業規模達到4200億元。
錨定“世界級”,塑造新曲線
在關于智能家電未來發展的規劃中,“世界級”三個字無疑最能體現青島的雄心。
家電是青島制造業最大的優勢所在。擁有海爾、海信、澳柯瑪三大龍頭企業,青島家電產業所具有的“總部經濟”優勢在全國城市中堪稱獨一無二。2023年數據顯示,青島智能家電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更為重要的是,青島是中國家電產業最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之一。
海爾溫濕氧磁多維精準控制家用保鮮電器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技術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海信全球首創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實現了液晶顯示從傳統的黑白背光到RGB多基色背光的重大跨越……剛剛過去的2024年,青島家電產業取得的“首創”“首發”創新成果便是產業創新能力的縮影。
憑借扎實的產業基礎,青島早已一舉拿下了國家在家電領域的兩大“國字號”——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從全國“頂尖”邁向全球“頂尖”是青島的野心,也是青島代表中國家電產業最高水平參與國際競爭的使命。
當前,家電產業像汽車產業一樣經歷著自誕生以來最深刻的變革,青島要沖擊“世界級”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從1999年世界上第一臺聯網冰箱誕生,到大概十年前互聯網電視風靡一時,再到后來智慧家庭概念大行其道,智能家電的故事似乎已經講了很多年。但直到AI大模型發展起來,智能家電才真正看到了“奇點”時刻的曙光。
AI大模型的加速成熟有望令家電的智能化體驗實現跨越式提升。行業觀察者預測,AI將幫助家電打通設備自身的功能壁壘,以更加無感的方式融入未來的智慧生活場景中,不斷顛覆用戶對傳統家電的認知。
過去一年,小米于武漢開工建設首座智能家電工廠,計劃于2026年量產;華為宣布全屋智能品牌升級為鴻蒙智家,依托原生智能的鴻蒙系統提供更全面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家電成為很多企業競相布局的“香餑餑”,正是由于未來智能家電的誘人前景。
摩瀾數智發布的《智能家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智能家電市場規模為530.4億美元,預計在2024-2029年預測期內該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17.4%。更重要的是,智能家電的產品邊界將不斷延展,孕育更多新的細分品類。某種意義上,智能家電將成就另一個“新興產業”。
青島提出重點發展智能服務型家電、可穿戴智能設備,二者均不是家電傳統賽道,就是順應了當前智能家電產業的演進趨勢。面對產業迭代和更為激烈的競爭,青島提質升級智能家電產業的思路更加明晰——穩固既有產業優勢的同時培育“新物種”“新曲線”。
布局新場景,發力家庭服務機器人
隨著智能家居、全屋智能的發展,機器人正成為一種新的“家電”。
掃地機器人、擦窗機器人等早已不是新鮮物。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掃地機器人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7.5%。而AI技術的持續進步正推動更多更為“聰明”的家庭機器人進入大眾視野。尤其是被視為最具顛覆性意義的智能終端之一——人形機器人,已經將觸角伸向家庭。
挪威機器人初創公司1X科技推出家用雙足人形機器人NEO Beta,可沖咖啡、疊衣服、遞送物品,儼然一位“機器人管家”;美國斯坦福大學等推出家務機器人原型Mobile ALOHA,能完成做滑蛋蝦仁、拉拉鏈、幫助人剃須等“高階任務”;國內石頭科技的掃地機器人開始配備機械臂,具備移開障礙物并清理、智能整理等功能……業內專家預計,未來5到10年內,隨著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系統以及末端泛化操作水平的進步,家用機器人有望普及。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家上市公司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其中,多家公司與家電企業產生聯動。
青島在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已經初步布局。前不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2024年山東省制造業創新中心認定和培育名單,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別領銜打造的山東省服務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山東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入選山東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名單。二者的聚焦重點都是家庭服務機器人。
海爾智家聯合樂聚機器人推出的夸父人形機器人正在學習炒菜。
2024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海爾智家聯合樂聚機器人推出國內首款專為家庭場景設計的服務通用人形機器人——“夸父”(Kuavo),開始進入家庭,學做洗衣、澆花、插花、晾衣服等家務活。
根據規劃,青島將圍繞家庭清潔、看護、陪伴、教育、烹飪等新興智慧家庭場景需求,以服務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為引領,加快推動家庭服務機器人整機本體結構、運動控制算法等迭代優化,開展智慧家庭場景大模型調優訓練和推理。
同時,瞄準家庭清潔、看護、陪伴、教育、烹飪等新興市場需求,引進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骨干企業,推出一批通用和功能型創新產品,打造國內重要的家庭服務機器人研發制造基地。
聚焦新需求,做強可穿戴智能設備
今年1月,在有著全球“科技春晚”的2025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2025)上,AI眼鏡格外吸睛。從Rokid、雷鳥、INMO等AR廠商,到星紀魅族、雷神科技、大朋等跨界選手,再到Haliday、Vuzix等新創公司,這些企業都紛紛加大創新力度,在AI與AR結合、語音交互、翻譯功能、佩戴舒適感等維度展開“較量”。
科技廠商不約而同將重心聚焦在日常佩戴的眼鏡上,折射出可穿戴智能設備的日益迅猛發展。同幾乎其他所有行業一樣,AI推動可穿戴設備進入高頻創新時代。初創公司Humane開發了可別在衣服上的AI設備——AI Pin,能連接到基于GPT-4開發的專有大模型,并通過投影方式完成交互;多家科技巨頭如字節跳動等公司開始進軍可穿戴領域,智能戒指、智能吊墜等各類加載AI功能的新型可穿戴產品陸續亮相……作為與人體距離最近,與日常生活融合最緊密的移動終端硬件,可穿戴設備正在部分場景取代手機、電腦等硬件,成為生活必需品。
近年來,青島在虛擬現實等領域加力布局。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已集聚了大朋VR、歌爾等終端頭部企業及歌爾微電子、歌爾光學等核心配套企業,龍頭企業VR高端產品出貨量占到了國內市場80%以上。在龍頭企業帶動下,青島獲批創建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目前檢測平臺和中試平臺已正式啟用。綜合檢測平臺共覆蓋10個產品種類、50個指標項目,涵蓋聲學、天線、電磁兼容、光學、硬件、熱研究、追蹤定位等領域,中試平臺可滿足全球頂尖虛擬現實整機和關鍵零組件企業的試制需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虛擬現實中試驗證平臺。
未來,青島將發揮虛擬現實研發制造基地優勢,擴大VR終端產品生產規模,布局VR一體機、主機式分體VR、輕量化AR眼鏡、高性能MR頭顯等交互式可穿戴整機產品。同時,面向大眾消費熱點,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賦能終端產品,大力發展AI眼鏡、AI手表手環、AI耳機等人工智能可穿戴產品。聚焦跑步、騎行、健身等“健康經濟”需求,發展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碼表、運動相機等便攜式可穿戴智能產品,不斷豐富拓展產品形態和應用服務。
更具未來屬性的產業版圖已經繪就,青島將全力突破家電產業傳統天花板,向著“世界級”的目標加速邁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