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規合一”描繪青島未來發展藍圖
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是國家的重要部署。近日,國務院原則同意自然資源部審查通過的《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標志著為青島城市發展提供了明確的藍圖和方向,正式開啟了以“多規合一”為指導的城市發展新篇章。
有合理的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策略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嚴格的耕地保護和海洋生態紅線管控,才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安全的平衡。《規劃》在推進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上,特別強調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以及海洋生態保護紅線的面積。這一規劃明確提出,到2035年,青島市的耕地保有量必須不低于634.14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得少于568.70萬畝。在生態保護方面,規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984平方千米。
實現區域協調融合發展,在《規劃》中也有明確提到,這一戰略目標為青島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能。《規劃》強調,要加強青島都市圈的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推動中心城區與西海岸新區、膠州灣地區的聯動發展,促進城市空間的集約高效利用。通過優化區域內部的空間布局,青島不僅能夠提升核心城區的輻射力,還能有效帶動環灣地區的協調發展。
作為海灣型城市,青島區位和資源優勢,“一張藍圖”能夠充分發揮港口、海洋、生態等方面的潛力。通過優化空間布局、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基礎設施建設,青島將進一步增強城市競爭力和地位。同時,規劃中強調現代化、國際化的城市功能要求,推動青島在全球化背景下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與合作,也為青島成為國際化大都市鋪平了道路。(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