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家青島企業,組團奔赴廣州上海做“買賣”
11月5日上午,第七屆進博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此時,距離第136屆廣交會落幕不足24小時。兩大國家級、國際性展會“無縫銜接”,持續傳遞出中國高水平開放的強音。
第七屆進博會于11月5日至10日舉辦
在廣交會,中國品牌“賣全球”,全球客商與中國做生意的同時,也為全球貿易回暖注入動能。
在進博會,中國用超大規模市場“買全球”。這里成為全球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首發首秀,新項目、新合作的簽約落地,讓世界發現并共享中國機遇。
無論廣交會還是進博會,同樣也是青島企業與全球“做買賣”的最佳平臺。
廣交會上,837家青島企業參展,青島交易團累計成交9.2億美元,較上屆繼續增長。
進博會上的“青島購物車”,1132家企業列出采購清單。青島“招商天團”也已在上海就位。
共赴進博之約,共迎開放之機,青島收獲的期待值拉滿!
01
越融入越成長
高能級平臺集聚高人氣,帶來更大空間的發展機遇。從這一角度來看,廣交會和進博會都是一場共贏之約。
本屆廣交會,繼續保持著“中國第一展”的獨特魅力:從小而美的消費新品到高精尖的前沿科技,從單純代工到自有品牌出海,從銷售產品到提供解決方案,從傳統行業到新興領域,中國企業不斷向產業鏈的中高端攀升。
海信展臺的科技感就是最好例證。除了秀出顯示技術“硬核實力”的大屏ULED電視外,其重點展出的HVAC智能空氣和能源管理系統也賺足了眼球。將“零碳”住宅概念變為顯示,是海信在綠色升級和關鍵技術層面的又一次突破。
如果說廣交會主打為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架設橋梁,那么進博會就是關照世界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大市場立起平臺。
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加,數量再超上屆。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進博會七屆“全勤生”。
中外客商在進博會上洽談對接
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全球領導委員會成員王皓表示:“七赴進博之約,為我們鏈接多方合作伙伴提供了廣闊機遇,也與我們‘本土智慧、全球共創’的理念與想法不謀而合。”
本次進博會上,賽朗科技與西門子醫療公司簽約,西門子醫療產品也將進一步擴大在青島市場的影響。
進博會為外商了解中國市場和消費趨勢打開了一扇窗,也為彼此相互賦能,共同成長推開了一扇門。
1999年就在青島設立合資公司的阿爾斯通,是一家法國“百年老店”,但在進博會上,今年卻是它的“首秀”。
“阿爾斯通希望能以參加進博會這一國家級展會作為支點,擴大在中國的‘朋友圈’,加強與中國優秀企業展開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助力中國與全球軌道交通邁向更加智慧、低碳和可持續的未來。”公司中國區總裁耿明表示。
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基于14億中國人不斷釋放的對美好生活向往,這對全球品牌來說,是一場不可錯過的盛宴。
02
越聚焦越強大
專注做好一件事,這是很多全球頂級企業的準則,在廣交會和進博會都能找到相似的理念。
以“品質家居”為主題的廣交會第二期,利用小產品撬動大市場,讓許多企業實現了“四兩撥千斤”。
在青島金王展臺,中國風、情緒療愈系、氛圍光感……“精新特”的家居香氛產品多達幾百種。公司通過展示原材料、生產制造、運輸分銷等各個環節的減碳舉措,實現了特定產品的碳中和。
“或許一家企業、一款產品的碳中和對全世界來說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為行業龍頭,我們應用的低碳技術、管理模式也在為全行業做積極探索。”青島金王董事姜穎說。
在進博會上,瞄向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專注于一域不斷精進的亦不在少數。
在海克斯康展區,所有展示產品圍繞一個主題:精密智能測量。
從傳承經典的測量裝備,到洞悉未來的工業軟件云平臺,從AI人工智能體驗,到行業數字化應用……聚焦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兩大領域,海克斯康帶來的一眾創新技術和行業實踐成果。
作為海克斯康集團的核心成員,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是青島市儀器儀表產業鏈鏈主企業,9月剛獲評山東省智能儀器儀表先進制造中試示范基地,邁出了海克斯康在科技成果轉化路上的關鍵一步。
第七屆進博會海克斯康展臺
作為全球能源行業和部分工業領域管材產品及服務的領先供應商,泰納瑞斯同樣也在這條路上走深走遠。
“我們的展臺面積,從上屆的60平方米擴大到本屆的150平方米。這一變化不僅代表了我們對進博會的堅定承諾,也是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深厚信心和積極投入。”泰納瑞斯全球服務遠東有限公司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劉景華稱。
自2005年落地青島以來,泰納瑞斯在青島連續8次增資,用真金白銀證明企業扎根中國市場的信念從未改變。
03
越開放越發展
無論是走過68個春秋的廣交會,還是與世界不“七”而遇的進博會,都是青島搶抓機遇、承接溢出效應最直接、最有效的高能級平臺。
尤其是邁向第七年的進博會,能夠吸引全球外資巨頭在同一時間聚集于此,更因為這是一場發展之約。
據統計,前六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超過4200億美元;累計組織1130多家外資企業和投促機構赴各地開展精準對接,不少展商在中國開出新門店、新工廠、新研發中心。
與以往相比,本屆進博會上,青島的企業顯得更加積極主動。
在青島的注冊單位中,企業注冊1132家、專業觀眾2038人,企業注冊數占比達87.7%,其中,中小微企業數量占比超70%。
經目前的采購成交摸底,本屆進博會有望促成143家青島采購商與216家參展商達成合作意向,成交規模或將超過往屆。
上合示范區與青島自貿片區,作為青島兩大高能級開放平臺,是青島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前沿陣地。
在進博會“四葉草”1.2號館,“上合風情”撲面而來。伊朗椰棗、蒙古巧克力、阿富汗堅果、尼泊爾高山茶、土耳其啤酒、印度大吉嶺紅茶等十余個上合組織國家的特色商品整齊地排列在展臺上,200余種上合組織國家特色商品引人駐足。
第七屆進博會上合示范區展臺
作為青島自貿片區國企平臺,中德商通連續第6次參加進博會。在1.2號館內,中德商通攜百帝王、弗林博格、沃斯坦等德國知名啤酒品牌,以及德國腌菜市場占有率第二的赫司騰酸黃瓜系列產品亮相展位。
每年的進博會,都是青島做大朋友圈,做強生態圈的良機。
11月6日,“2024山東與跨國公司供應鏈合作高層對話會”舉辦。期間,一批重點項目簽約,有4個貿易及投資類項目來自青島交易團。賽朗科技與西門子醫療公司、海信家電與陶氏化學達成進口采購協議,海尼特青島智能螺旋離心泵生產基地項目落地……充分釋放進博會的溢出效應,青島正以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
于青島而言,面對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重構和國際分工再布局的機遇,借助有先進技術的外資力量,不僅能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也能讓城市在世界經濟的舞臺上站到更高位置。
走出廣交會,走進進博會,青島與世界,正雙向奔赴。
(記者 劉蘭星 編輯 趙笛 攝影 劉蘭星 制作 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