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三關 “巴掌兄弟”挺過來了!青島婦兒醫院接診超早早產兒
“一個1050克、一個970克、皮膚透明到能看見血管、自主呼吸微弱……”王女士夫婦小心翼翼地抱著懷中的大寶和小寶,誰能想到生命之初雙胞胎隨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近日,青島婦兒醫院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成功救治了一對超早早產兒,幫助他們平安回到媽媽懷抱。
小哥倆出生僅有巴掌般大
在得知懷上雙胞胎時,王女士既充滿期待又滿心憂慮,為了確保母嬰安全,夫妻倆慕名來到青島婦兒醫院尋求幫助。經過B超檢查,醫生發現王女士的宮頸管呈現出危險的V形漏斗狀,且胎位異常,這一系列指征預示著早產的高風險。基于王女士的特殊情況,產科專家為其制定了一套周密的產前、產中及產后應對預案。
今年5月,在王女士懷孕27周時,這對雙胞胎兄弟便迫不及待地來到這個世界。哥哥體重為1050克,弟弟僅有970克,如成人的巴掌大小。其皮膚暗紅透亮,靜脈及毛細血管清晰可見,四肢細小,手指和腳趾如小豆芽般大小。由于肺部及消化系統發育極不成熟,超早早產的雙胞胎兄弟一出生便立即被送往新生兒重癥監護室,依靠呼吸機輔助呼吸,并接受全方位的醫療監護與護理。
建立生命通道闖過“呼吸關”
在分娩過程中,新生兒科醫生緊守產婦身旁,隨時待命。隨著雙胞胎寶寶的誕生,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緊急救援迅速展開。進行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以最快的速度轉移到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在NICU內,醫生通過臍靜脈置管建立靜脈通路維持內環境穩定,利用臍帶為寶寶建立了“生命通道”。經過緊急而有效的搶救,雙胞胎的呼吸狀況逐漸趨于平穩,用氧需求降低,但治療形勢依然嚴峻。
雖然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產科醫生就提前使用藥物促進其肺成熟,為超早早產兒出生后呼吸、循環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出生后,雙胞胎的自主呼吸仍然很差。NICU治療團隊決定通過機械通氣保障新生兒的肺泡處在充分膨脹狀態,從而有效支持呼吸功能。在團隊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雙胞胎數天內便成功轉為了無創呼吸支持模式。
醫護人員精心喂養體重翻番
因為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出生之后如長期不接觸母乳,本就纖弱的消化系統會更加脆弱。面對寶寶初期微小的胃容量,每次僅能容納1毫升母乳的實際情況,醫護人員制定了喂養方案。通過灌腸、腹部按摩等輔助手段,幫助寶寶順暢排便,逐步改善消化狀況。
寶寶胃口小不能滿足腸胃內營養需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主管醫生為其增加了吃奶頻次。每兩小時一次喂養,確保寶寶的小胃在不被過度負擔的同時,能夠獲取充足的營養。此外,NICU團隊還采用了重力喂養法,進一步減輕了寶寶的胃腸壓力,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針對雙胞胎容易出現的氧合波動問題,醫生通過合理調整呼吸機的參數、優化治療方案、設置監護儀報警線以及變換寶寶體位等措施,使寶寶盡量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最佳的氧合狀態。
醫護人員合力搶救早產兒。
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治療和日夜守護,雙胞胎兄弟成功闖過了搶救關、呼吸關、喂養關,一路披荊斬棘。目前,兩個寶寶體重已經長到2200克、1900克,順利回到父母身邊。“寶寶趴在自己的身上吃奶,這種感覺跟做夢一樣,太幸福了,感謝NICU的全體醫護人員。”王女士抱著孩子幸福地說。(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記者 璩驪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