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賀信激勵青島廣大干部群眾“走在前、挑大梁”——堅定走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習近平主席賀信激勵青島廣大干部群眾“走在前、挑大梁”——
堅定走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弘揚‘上海精神’,加強團結協作,推動綠色發展,譜寫共同發展新篇章,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月8日,習近平主席向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致賀信,在我市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習近平主席對山東、對青島情深似海、厚望如山,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到山東、到青島視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此次習近平主席為論壇召開專門發來賀信,鮮明傳遞了中國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文明發展道路的決心信心,也為我們深化與上合組織國家地方間綠色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第一時間學習領會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大家表示,將堅決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牢記囑托、勇擔使命,真抓實干、奮勇爭先,努力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牢記“國之大者”,扛牢“國之重任”
7月4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市舉行。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在本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青島主辦綠色發展論壇、婦女論壇,歡迎各方積極參與”。
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是青島肩負起的又一項“國之重任”?!俺蔀樯虾辖M織旅游和文化之都,為青島進一步加強文化旅游國際交流合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笔形幕吐糜尉贮h組成員、副局長郭爽說,近年來,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文旅對外交流展示窗口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打造“上合之夏”文化旅游品牌,推動上合示范區商旅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跋乱徊?,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全力推進青島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建設,健全文化旅游對外交流合作體制機制,精心策劃國際交流、文化藝術、旅游休閑、體育賽事、展演展示等活動,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合作格局,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對外傳播能力建設?!惫f。
俯瞰青島歷史城區,“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景色盡收眼底。劉棟 攝
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是黨中央賦予山東的重大戰略使命?!罢J真學習領會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我們倍感振奮、信心滿懷?!笔邪l展改革委環資處處長張霖說,市發展改革委牢記“國之大者”,大力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全市單位GDP能源消費量穩居全國先進水平,獲批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張霖表示,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持續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大力推進節能工作,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持續推進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建設,統籌做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開展節能降碳宣傳活動,在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更大進展。
青島自貿片區是山東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試點任務最集中的片區。青島自貿片區管委副主任劉元玉表示,青島自貿片區將加快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在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上“打頭陣、當先鋒”,努力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推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聯動創新舉措;發揮自貿區、綜保區、國際經濟合作區等多重開放平臺疊加優勢,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要素跨境自由便捷流動,打造航運貿易金融融合創新示范平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突出強鏈補鏈,培育壯大集成電路、基因科技、智能制造等高端產業集群,當好全市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排頭兵”。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賀信,為我們搶抓機遇,以綠色低碳發展引領生態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笔修r業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苗宇慧說,當前,青島正扎實推進實施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農業生產清潔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環境治理保護“四項工程”,全力推動農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堅持“減、固、調”三法并舉,多措并舉減化肥、減農藥、減殘膜,用“減”法控碳源;強化資源集約化利用,用“固”法增碳匯;調優制度機制、調活發展方式、調強產業結構,用“調”法促碳減,持續走好農業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
厚植綠色底色,推動高質量發展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大家表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在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上下功夫,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關鍵。城陽區委副書記、區長殷連剛表示,城陽區科創底座厚實,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等數量保持全市第一,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上具有基礎優勢,“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加快建設哈工大青島創新發展基地,打造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培育‘從0到1’的策源力。加快壯大集成電路、儲能等新興產業,布局低空經濟、鈣鈦礦、算力等未來產業,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新一輪技術改造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中心全覆蓋,培育創新型企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今年6月,我國首個全場景氫能港口在青島建設啟動。
“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指出,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是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的共識。在‘雙碳’戰略背景下,工業是實現減排降碳的重要領域,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責任重大?!笔泄I和信息化局綠色發展處處長李琦說,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國家、省、市三級綠色制造體系梯次培育格局逐步完善,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制造企業76家,居全省首位、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李琦表示,全市工信系統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工業碳達峰行動,在大力推動工業總量穩步增長的同時,推進工業結構調整、生產方式變革和質量效益提升,不斷壯大綠色制造示范領軍力量,協同推進全市工業領域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市行政審批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軍表示,市行政審批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以改革的思路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供給,搭建常態化政企溝通交流平臺“矩陣”,持續深化“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社會共識。加快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改革試點、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一企一照一碼”服務體系改革試點等國家、省層面改革試點任務取得實效。持續深化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聚焦行政審批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在做好普惠型基礎服務的同時,積極拓展增值服務內容,深化“五個一”全流程數字賦能新模式,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易辦”轉變。
“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我們深刻領悟到,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蔽骱0缎聟^王臺街道黨工委書記彭善亮說,作為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建設的主戰場,王臺街道將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全面深化“管委會+屬地街道+平臺公司+重點企業”“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做好項目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效等全流程服務保障,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綠色發展示范引領作用,實現“引入一個龍頭、建立一個園區、帶動一片產業、興起一座新城”的目標。
保護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
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指出,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美麗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青島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將立足工作崗位,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腳踏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全面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實際行動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比R西市水庫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于俊杰表示。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市政府辦公廳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今年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全力辦好15件市辦實事,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笔姓k公廳督查二室主任李陽表示,同時,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著重圍繞公共安全、居住環境、交通出行、教育培訓、旅游市場秩序等五個領域11項重點工作開展集中攻堅,有效破解“民生末梢”難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傳華表示,市人社部門將進一步健全就業優先政策體系,研究出臺我市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抓好政策落地見效;積極促進大學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實施就業見習萬崗募集計劃,組織開展“青雁歸巢”等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活動,持續推進失業人員“敲門送崗”服務,滾動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進一步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推進線上線下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青島奧帆中心風光。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我們將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聚焦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深入實施文明青島‘五大提升’行動,深化文明實踐,塑造鄉風文明,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豐潤道德滋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張升強說。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面對新時代社區治理的新要求、新挑戰,我們將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笔心蠀^湛山街道湛山社區黨委書記王斌說,湛山社區將持續擦亮黨建引領小區自管共治品牌,健全黨建引領機制,優化社區服務功能布局,引導多元共治力量主動參與社區治理,提升社區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薛華飛 劉萍 藺君妍 楊琪琪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