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賀信激勵上合示范區廣大干部群眾開拓創新、擔當奮進——打造國際交流合作高能級平臺
親切關懷催人奮進,殷殷囑托激勵擔當。習近平主席向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致賀信在上合示范區引發強烈反響。作為我國唯一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國家級平臺,上合示范區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將牢記囑托、砥礪奮進,放大示范帶動效應,建強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交流發展“四個中心”和上合組織經貿學院,打造出一系列促進上合組織國家間經貿暢通、人文交流、綠色發展的精彩場景。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搶抓中國接任上合組織2024—2025年輪值主席國契機,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建好、用好上合經貿綜服平臺、上合國際樞紐港等平臺載體,發揮先行先試制度創新優勢,積極探索生態環保綠色技術、綠色金融、綠色產業,精心打造國際交流合作高能級平臺。在新發展階段,立足‘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陸海統籌生態保護先行區,高品質濱海宜居典范城市’三大定位,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為山東省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打頭陣、當先鋒。”市委常委、上合示范區黨工委書記張新竹表示。
上合示范區積極在“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框架內培育機制化的公共產品和文旅品牌項目。
建強“四港聯動”的區域物流中心
物流是貿易的基石。在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內,集裝箱吊機機臂起起落落、一輛輛拖車往來頻繁,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依托“海陸空鐵”交通樞紐優勢,上合示范區大力暢通東聯日韓、西接歐亞、北達蒙俄、南至東盟的國際物流通道,積極打造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的“出海口”。
目前,示范區布局的上合國際樞紐港已獲聯合國批準國際港口代碼“CNJZH”;開通32條中歐班列線路,通達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23個、城市54個。在全國首開中俄雙向冷鏈、冷鮮蔬菜等10余條特色班列,累計開行中歐班列3200多列,帶動青島市躍居中歐班列開行量全國前十城市、中亞班列開行量前三城市;多維通道互補暢通,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開通261條定期航線,通達146個國內國際航點;青島港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開通42條海運航線,海鐵聯運箱量連年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一;常態化運行國際公路運輸通道“中俄專線”。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賀信精神,我們將做深做實上合國際樞紐港,打造國際物流中心建設的核心支撐。”上合示范區管委產業發展一部部長臧元奇介紹,上合示范區將加快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爭取增設“上合專線”圖定線路及“東盟專線”圖定線路。推進以烏魯木齊、喀什為樞紐的空中貨運航線,以標準化開行、一單制模式開通至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國際道路運輸定班專線,深度參與跨里海國際走廊建設,持續優化國際樞紐網絡布局。
迭代產業鏈供應鏈圖譜,集聚現代物流產業。推進與中國物流、山港物流、山高物流等重點企業在中歐班列、智慧物流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新三樣”集散中心。推動中儲鋼超項目、九州通上合醫藥總部項目、上合示范區莫斯科集結中心等項目落地。依托與新疆、黑龍江等20個口岸城市聯動優勢,爭創上合自貿空港,推動航線開通、海外倉設立。大力推行“日韓—樞紐港—上合組織國家”海鐵聯運運輸線路,搭好“雙循環”服務網絡。
建強開放便利的現代貿易中心
中國與其他上合組織國家間有著悠久的貿易歷史,邁入新時代,彼此合作的空間更加廣闊。通過積極鏈接上合組織國家市場資源,精準搭建空港綜保區、上合經貿綜服平臺、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等貿易服務平臺,成立六年來,上合示范區對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累計完成213.4億元,年均增長77%,累計集聚廈門象嶼、奇瑞汽車等2000多家貿易主體。
在山東省首個空港型綜保區——青島空港綜保區內,上百臺不同品類的家電經過掃描、碼垛、入庫等環節,等待著發往海外。這些青島產家電中,約有30%將發往上合組織國家。今年一季度,空港綜保區內面向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外貿進出口額占比可達70%。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賀信讓我們備受鼓舞,為我們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管委會企業服務二部部長冷鵬介紹,通過深入研究“空港”與“上合”“一帶一路”的交集,空港綜保區將打造RCEP銜接上合組織國家的貿易中轉基地作為發展目標之一,從而解決上合組織國家與RCEP國家貿易便利化程度不高的問題。
面向未來,空港綜保區將打造RCEP與上合組織國家間的加工中轉中心、航空特色產品進出口分撥集拼中心、上合綜服平臺保稅貿易承載區,廣泛鏈接RCEP及上合組織國家資源;積極發展跨境電商,打造以日韓、上合為特色,集“保稅倉、海外倉、退換貨倉”為一體的跨境電商集散分撥中心;大力拓展國際貿易,聚焦高端消費品、生物醫藥、生鮮冷鏈等商品品類,吸引貿易功能總部落地;努力創新文化貿易,研究推進“保稅+文化”模式,探索在區內開展藝術品進口、倉儲、策展、交易等業務;做強保稅特色產業,打造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保稅加工產業、以高端鞋品為代表的保稅物流產業,儲備以航空維修為代表的保稅維修產業,培育以生物醫藥為代表的保稅研發產業。
建強企業聚集的雙向投資合作中心
破解中國與上合組織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產業鏈供應鏈難點,提升區域間、國家間的產業深度協作能力是上合示范區的重要使命。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區已引進130多個項目,總投資達2700多億元。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上海電氣風電裝備產業園、上合航天產業園等總投資過50億元的龍頭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帶動青島市企業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投資項目232個,累計投資額達到35.2億美元。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膠州市數字經濟產業園通過深化與華為云、浪潮云等頭部企業合作,可為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行工業互聯網賦能、數字賦能、算力賦能;在高端裝備領域,大牧人機械膠州制造中心及研發中心二期建設項目、東方鐵塔高端裝備集成科技產業項目持續推進;在現代農業方面,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近期啟用,將為中國香辛料企業打破出口壁壘、拓展全球市場份額提供助力。
“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向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發來的賀信,讓我們感到振奮,以重要講話和重要賀信精神為指引,我們有信心與更多上合組織國家企業建立緊密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剛剛在土耳其落地辦事處的青島璐璐農業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敏表示,近年來企業加大對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相關市場的投資,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上合示范區賦能,企業已在多個上合組織國家開拓辣椒種、收、加工全產業鏈,不但擴大了企業的市場份額,還有效帶動當地辣椒產業發展。“我們根據印度、土耳其等地實際情況改良的辣椒設備,可助力當地企業和農戶節省80%以上生產成本,有效帶動了當地辣椒銷往歐洲、非洲。”李志敏說。
建強多元融合的商旅文交流發展中心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自啟動建設以來,上合示范區注重增強文化交流,建成啟用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分國別集中展示上合組織國家文化特色。優化法律服務,建設啟用上合法智谷,成為涉外法律學術研究、經貿合作賦能的一站式法律服務平臺。深化旅游合作,推動青島市與俄羅斯莫斯科市、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等7個上合組織國家的11個城市和地區簽署《上合組織國家旅游城市合作機制倡議》。
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內,分國別集中展示上合組織國家文化特色。
眼下,上合示范區內多個部門和企業正在緊張籌備即將啟動的2024“上合之夏”系列活動。該活動也是青島市在“2024年至2025年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工作計劃框架內,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涉及領域最廣的一項綜合性人文交流活動。
“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文明對話對促進世界和平和睦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將以此為指引,借助青島市擔任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的契機,持續搭建多領域、深層次文化合作平臺,促進上合組織國家在旅游和文化領域的互動與合作。”上合示范區管委產業發展三部副部長冷巖冰說。
下一步,上合示范區將爭取在“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框架內培育機制化的公共產品和文旅品牌項目,提升“上合之夏”等品牌活動在境內外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吸引更多上合組織國家游客走進青島,積極推進青島文化品牌“走出去”;借助上合組織國家旅游城市合作機制,強化與地區間文旅部門、行業協會和文旅企業在政策制定、客源互換、資源推介和產品開發等領域交流合作;積極推進“暢游上合”多語種旅游出行綜合服務平臺開發,為到訪青島和上合組織國家旅游城市的游客創造良好條件;進一步放大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載體平臺作用,爭取將其打造成為上合組織國家多元商業業態互動融合、一站式文化體驗的綜合新空間。
位于上合示范區的如意湖公園。
加強經貿人才培養和培訓
緊密的經貿合作離不開經貿人才的支撐。在上合示范區的建設體系中,上合組織經貿學院肩負培育經貿人才的重任。目前,學院已舉辦經貿、扶貧培訓200個班次,培訓1.5萬余人次。近期,通過赴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訪問,上合經貿學院又與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農業大學、圣彼得堡國立交通大學、斯科爾科沃園區,以及烏茲別克斯坦數字技術部數字教育發展中心、塔什干都靈理工大學、塔什干信息技術大學等達成系列合作成果。
“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將緊緊圍繞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和重要賀信精神,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為推動上合組織經貿合作深入發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上合組織經貿學院院長鄭師介紹,學院將突出“上合”“經貿”特色,做實做好各類涉外活動,助力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建設;創新“培訓+研學+經貿”新模式,加快形成完整的國別文化、投資環境、旅游指南、跨境電商等培訓課程體系;精準定位來華留學生、上合組織國家青年學生等服務群體,積極舉辦各類社會實踐、研學旅行等活動。
下一步,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將持續推進“海外高校+經貿學院+國內高校”的雙向人才聯合培養平臺建設。發揮中俄教育發展中心、文化交流促進中心、上合中外語言交流基地等國際合作中心以及在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蒙古國等國家設立的海外中心作用,鏈接國際政校企資源,培養更多熟悉上合組織國家經貿規則、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同時,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高校、機構共同開展綠色項目合作,推動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培訓班次設計、課題研究和智庫建設,集聚上合智慧,助力上合企業綠色低碳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見習記者 王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