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島將新建5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青島新聞網3月29日訊(記者 李麗濤)3月28日下午,青島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現場會在西海岸新區瑞源·名嘉匯便民生活圈召開,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出席并講話會議?,F場總結推廣了近年來我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經驗做法,部署了下一步重點任務。來自全市各有關部門、區市、街道、社區和企業的120名代表現場觀摩了瑞源·名嘉匯便民生活圈。市商務局匯報了全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工作情況、部分區市、社區、企業進行了交流發言。
會上,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作了講話,他表示,青島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城市,目前改造提升了69處便民生活圈,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全市將新建5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明年青島還將有60個便民生活圈的建設任務。
近年來,青島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不斷取得積極進展。截至目前,已建成69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共涉及商業網點8100多個,品牌連鎖店占社區商業網點35%,服務居民總人數90萬人,帶動就業人數約6萬人,群眾滿意度達到95%以上。經過三年的試點建設,試點便民生活圈服務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平顯著提高,居民幸福感、滿足感顯著增強。
為推動“便民生活圈”提檔升級。青島不斷優化提升業態品質。在優先配齊居民基本保障類業態的基礎上,著力滿足“圈”內居民群眾的生活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上流佳苑社區在“便民生活圈”功能已完善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提升,成立了上流便民服務社,還依托集體經濟自持商鋪打造上流佳苑“幸福街”,對居民服務、商業業態進行全新的整合布局,已經形成醫療門診、學后托管、茶室酒館、便民銀行、快餐烘焙等業態全覆蓋,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一站式購齊生活物資、享受各項便民服務,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連鎖品牌便利店已成為打造便民生活圈的“生力軍”。支持真誠超市、友客、可好等品牌連鎖企業積極參與社區商業設施的改造建設,豐富了短保鮮食、生鮮蔬菜、冷凍調理食品等產品品類,有的門店還引進了自動咖啡機等,既滿足年輕消費者需求,也提升社區商業的檔次和水平。目前全市友客、可好等品牌連鎖企業共發展連鎖便利店2500多處,基本覆蓋全市所有社區,提升了社區商業設施水平和服務能力。
開展規范化農貿市場創建活動。市政府連續多年開展市辦實事規范化農貿市場創建活動,推進農貿市場便民化、規范化、智慧化發展。如:浮山所農貿市場規范化提升后,市場增加了無障礙公廁、母嬰室、理發室等便民服務設施,還為場內業戶提供吃飯、子女學習場所。市場在增添“顏值”的同時,內在也融入了“智慧”,保留了“煙火氣”,為百姓提供了便利,市場也更加貼近群眾生活,現在市場已經成為新貴都社區和周邊群眾的“鄰里中心”。
打造15分鐘養老助餐服務圈。將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助餐服務圈作為工作重點,以現有的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等為基礎,統籌規劃和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務設施和服務網絡,打造15分鐘助餐服務圈。全市已運營助餐機構1224家,初步建成“15分鐘養老助餐服務圈”。
“小修小補”有序回歸。聚焦便民生活圈的發展,積極引導各試點“生活圈”、市場主體等通過各種方式為居民提供“小修小補”等服務。鼓勵大型實體商貿企業,在門店引進干洗、維修、縫補等服務,為顧客提供多維度便民服務。一些有條件的社區利用現有場地或閑置空間開設修鞋、縫補等便民服務點,為居民提供“小修小補”服務;部分社區也積極引進社會組織或志愿者,定期開展免費理發、配鑰匙、修雨傘、磨刀等便民服務活動。
圍繞補短板、強弱項,統籌資源配置,加快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建成圖書館分館208個、“青圖驛店”104個、24小時圖書館34處、“朗讀亭”70處等一批“小而美”的新型閱讀空間,服務城鄉的便民文化圈基本形成。
建成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因地制宜、見縫插針,不斷豐富和完善城市社區健身場地設施,全市共建有健身設施1.1萬多處,基本實現了全市社區健身設施全覆蓋。同時充分利用社區空間開展社區運動會、健身節等全民健身賽事、節慶活動,將社區空間打造成為全民健身宣傳陣地、技能傳授陣地和網紅健身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