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局部署、省長點題!這個全國性會議在青召開,共議“群眾體育”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國的基礎在于群眾體育。
21日上午,2024年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扎實推動群眾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志丹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致辭,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國永主持,副省長王桂英,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出席。
2024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議。
會議舉辦地選在青島,并非偶然。近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區)和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市、區)入圍創建名單》,青島市上榜。
近年來,青島市積極推進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創建工作,堅持推動體育事業協調發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等不斷取得新成效——全市第一部體育地方性法規《青島市全民健身條例》頒布實施,“全民健身一張圖”上線運行;第十九屆亞運會、第一屆學青會,青島運動健兒成績穩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職業足球實現“雙超雙甲”全國一流,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取得明顯成效……
換上運動鞋,來一場海濱健步行;走進青春足球場,為喜愛的球隊吶喊助威;赴一場“村超”,在山花爛漫的鄉間重逢久違的放松……“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2024年,青島市將推動體育事業、體育產業再上新臺階。
01
群眾體育走向多元
體育不僅是競技的舞臺,更是文明交流的紐帶。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點燃冰雪運動激情,杭州亞運會“數字焰火”流光溢彩,“十四冬”更是熱“雪”沸騰……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給人們帶來持久震撼和感動。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空前高漲,全社會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氛圍愈加濃厚。
2023青馬比賽現場。
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健康成為人們的“剛需”,并與青少年成長、文化、旅游、健康等領域日漸融合。數據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37.2%。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成為熱點話題。
此次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上,河北省體育局、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遼寧省體育局、湖北省體育局、四川省體育局、青島市人民政府帶來群眾體育發展的最新實踐——
河北省打造了“小藍帽在行動”河北省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品牌,讓更多群眾參與健身,享受健身;
內蒙古自治區以“全民全運”激發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熱情,開展“冬運惠民”系列賽事活動近300場次,輻射帶動健身愛好者500余萬人次;
遼寧省培育“運動遼寧”十大系列品牌活動,2023年舉辦社區運動會近1000場次,“賽艇之都”沈陽、“足球城”大連、“乒乓之城”鞍山等紅紅火火;
湖北省以資金下沉、項目下沉、賽事下沉、服務下沉推動縣域體育高質量發展,打通縣域體育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
四川省構建體育公園四級體系,已建成符合相關標準的體育公園100個,創新推出體育公園(綠道)健身運動會等。
作為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青島是一座有著帆船之都、足球之城、田徑之鄉等美譽的奧運城市。沖浪板、槳板、滑雪板等“新三板”運動蓬勃興起,飛盤、腰旗、橄欖球等新型運動頻頻“出圈”,“村BA”“村超”等群眾賽事新模式賦能鄉村振興……在青島,全民健身不斷涌現出新意滿滿的具象關鍵詞,為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打下堅實基礎。
02
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3年,全國體育場地達459.27萬個,體育場地面積40.71億平方米,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89平方米。著眼提高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均衡性,解決群眾“健身去哪兒”難題,對于各個城市來說,都是一道必答題。
從每一塊健身場地、每一場賽事活動、每一次健身指導入手,青島正全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凝聚體育的向上力量,走出獨具特色的體育公共服務青島模式。
奧帆中心每年都承接許多場帆船賽事。
此次會議期間,與會嘉賓實地觀摩深圳路體育公園、石老人海水浴場城市(運動)客廳、奧林匹克帆船中心,感受時尚體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為這座城市的人們帶來的奕奕神采和活力釋放。
深圳路體育公園是青島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的縮影。公園充分利用高速路匝道與居民區之間的閑置綠地,建成運動、休閑、游憩等功能較為完善的時尚運動主題綜合性公園,是充分利用市中心“金邊銀角”打造體育公園的典范之作。從覆蓋全齡化入手,強調不同年齡段之間的融合和交流,公園運動活動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工作日日均流量4000余人次,周末高峰期日均可達7000余人次。
青島已連續10年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列入市辦實事,共建成室外公共體育設施1.1萬余處,籠式多功能場地800余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3.3平方米,建成城市社區“8分鐘健身圈”,實現農村健身工程全覆蓋。
青島創新探索將場地設施融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結合山頭公園整治,浮山、太平山智慧步道建設等,形成了一批天然氧吧中的優質體育供給,不僅滿足了市民日益高漲的運動熱情,更為城市更新建設提供了人文方案。
數據顯示,青島市“十四五”國家標準體育公園建設任務完成率達143%。更多可感可及的體育新空間,正在路上。
03
融合發展加速度
體育產業是全球關注的經濟發展問題。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5.4%。百舸爭流的賽道上,青島堅持供需兩端發力,更好滿足群眾體育需求,激活體育消費,讓群眾體育與體育產業在互動與融合中澎湃發展新動能。
在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的總體目標下,青島市明確了一系列重點任務。
浮山森林公園為市民提供“家門口”的健身好去處。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有處”變“優處”。
借助“全民健身一張圖”,積極探尋“健身去哪兒”最優解。今年,6個體育建設項目列入市重點項目,將新建改擴建全民健身體育公園、國民體質監測站20處,更新新建健身步道設施200處,完成弘誠體育場改造。重點推動浮山全民健身中心、濱海活力灣全民健身中心、雙峰山全民健身活動基地、張村河生態公園、中國羽協青島訓練比賽基地、青島市青少年國防教育體育訓練基地、風河生態運動公園、少海體育運動綜合體等項目建設。
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活力”變“推力”。
以創建國家體育消費活力城市為牽引,依托青島時尚體育消費季、青島時尚體育節等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推動“體旅融合”,培育“跟著賽事去旅行”示范項目。搭建體育產業發展平臺,舉辦2024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創建國家和省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
尋求競賽體育突破,“流量”變“增量”。
恰逢“奧運之年”,青島市將持續打造高水平復合型團隊力爭新突破。擦亮“帆船之都”城市名片,積極承辦帆船品牌賽事,搭建國際海洋體育合作交流平臺。舉辦高質量中超、CBA、2024青島馬拉松等系列比賽,引進舉辦各級各類高水平體育賽事。
春華今正濃。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動健康中國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體育,建設體育強市……乘著全民健身春風,2024年青島體育事業“秋實自可期”。
作者|許諾 馬曉婷 攝影|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