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上的“青島聲音”: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
今年全國兩會又吹響嘹亮的奮進號角,神州大地涌動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澎湃春潮。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明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問題,對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繼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等提出明確要求。
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回顧2023年工作,對2024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等作出部署安排。
迎著春風,乘勢而上。“發揮特色優勢,突出真抓實干,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3月6日上午,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努力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青島新篇章”。
具體來看,青島將聚焦聚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聚力做好經略海洋文章,聚焦聚力深化改革開放,聚焦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實干實績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01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當屬“新質生產力”。
從2023年在地方考察時首次提出,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又一次聚焦,再到這次全國兩會上共商國是時深入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就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明確要求、做出深入闡釋、指導發展實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居于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也是推動生產力迭代升級、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只有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才能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對于青島而言,當好山東發展的“龍頭”,塑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新質生產力是核心驅動力。
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
當前,青島正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聚焦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質生產力,初步構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十大新興產業鏈,超前布局基因與細胞、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質生產力加快聚鏈成勢。
面向未來,青島提出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深入實施“工賦青島”行動,持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因地制宜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必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注入強勁動力。
02
做好經略海洋大文章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
山東港口青島港碼頭。
海洋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優勢。作為我國海洋科研力量重點布局的城市,目前青島聚集了全國近30%的涉海院士、約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多年來,青島海洋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2023年,青島實現海洋生產總值5300億元以上,分別占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和全市生產總值約30%。
這是青島堅定不移做好經略海洋大文章的最新答卷,也是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的態度和底氣。日前,青島市海洋工作會議召開,進一步明晰全市海洋發展的“路線圖”,全力爭創海洋命運共同體先行試驗區,加快推進總投資2100億元的140個海洋重點項目建設……
謀海濟國、向海圖強。面向未來,青島圍繞加快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提出做好推進海洋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打造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等工作,有利于增強青島向海圖強特色優勢,為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03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擴大開放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工作報告對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具體部署,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
作為沿海開放城市,青島立于開放、興于開放,開放是青島的特色所在、優勢所在、希望所在。改革開放40多年來,青島始終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積極融入國家開放大局,對外開放的層次和能級持續提升。
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
2023年,青島市外貿進出口增長4.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4.4個、2.9個百分點,規模居副省級城市第五位。上合示范區“四個中心”加快建設,上合經貿綜合服務平臺入駐企業過萬家,國際能源中心交易額突破千億元。
新時代的開放,是更高水平的開放,是市場規模大、開放范圍廣、開放方式多元、開放要素齊備、“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全方位開放。2月28日,青島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高水平開放暨高質量招商引資大會,提出搭建開放發展“大平臺”、構筑互聯互通“大通道”、塑造內引外聯“大市場”、打造國際交流“大窗口”、深化制度型開放,釋放了“堅持深化開放,全力拓展招商”的鮮明信號。
面向未來,青島提出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謀劃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建好用好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重大開放平臺,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持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有利于動員全市上下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擴大開放,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更好服務全國、全省對外開放大局。
04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導激勵廣大群眾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每年全國兩會,民生話題都是群眾重點關心的領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線職責,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航拍中國海洋大學附屬學校。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年初,市政府發布了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點辦好的15件實事,涵蓋就業、教育、醫療、養老、居住、交通、文體、安全等基本民生領域。此外,各級各部門始終緊盯群眾急難愁盼,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不斷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
新征程重任在肩,新使命催人奮進。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從春天出發,向美好未來奮進,我們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青島新篇章”!
作者 |劉佳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