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青中線全線貫通!這條高速將于24日12時正式通車
經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批準,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青中線濟南至濰坊段(濟維高速),將于9月24日12:00正式通車。屆時,濟青中線將全線貫通。
濟青中線濟濰段全長161.86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雙向六車道,是全國首條零碳智慧高速。建成通車后,對于促進沿線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加快省會經濟圈與膠東經濟圈互聯互通,完善山東高速公路網布局等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按照“全路段感知、全過程管控、全天候通行”建設定位,圍繞“智能管服、快速通行、安全保障、綠色節能、車路協同”五大體系,以智慧隧道為突破點,以零碳目標為導向,傾力打造融“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傳感通信網、綠色能源網”于一體的全國領先、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零碳智慧高速公路。
▲昆侖樞紐
▲黃旗山特大橋
▲胡山隧道
▲昆侖服務區
濟南至濰坊高速公路項目(簡稱濟濰項目),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中的“射三”線,途經濟南、淄博、濰坊三個地市,西接京滬高速公路濟南至萊蕪段,東接濰(坊)日(照)高速公路。項目全長約162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按雙向6車道標準建設,概算投資約421億元。該項目將成為山東省會經濟圈與膠東經濟圈互聯互通的第三條大通道,對于促進沿線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加快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完善山東高速公路網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濟濰高速
它這幾宗“最”
你都知道么?
山東第一長隧
盤頂山隧道
作為山東省高速公路第一長隧的盤頂山隧道,面對填充型溶洞、溶蝕裂隙、凹槽等施工難題,在開挖過程中較易出現塌落、掉塊、涌水等風險,施工難度不言而喻。盤頂山隧道左洞長4110米、右洞長4056米,為雙向6車道分離式特長隧道,施工風險大、安全控制難度高。通過進、出口及斜井6個作業面,采用臺階法、半步CD法和CD法等施工工法進行施工。截至目前,盤頂山隧道已完成洞身開挖6800米,占總量的84%,完成二次襯砌5856米,占總量的72%。
濟濰項目最長的橋梁
彌河特大橋
彌河特大橋是濟濰項目最長的橋梁,全長2915米,共92跨。其中,預制箱梁段1459.5米、39跨,現澆梁段1463米、53跨。該橋梁跨越彌河、彌河濕地公園以及臨朐縣城北工業園區,地質復雜、施工風險高、安全控制難度大。項目采用長護筒樁基施工,護筒長達7米,地系梁開挖支護采用鋼板樁加鋼支撐圍護,地系梁下挖5米。截至目前,特大橋0號至27號墩下部結構已經全部完成,預制梁完成38聯架設,現澆梁完成3聯。
山東首條新建智慧高速
濟濰高速通過收費站、服務區、隧道等全路段的各種場景打造智慧高速,可為過往司乘提供云收費快速通行、隧道不降速通行、服務區預約通行、ETC充電加油、ETC洗車等用戶體驗。在車路協同示范段,通過路側情報板、手機導航終端、車路協同車載終端,實現了實時甚至車道級的精準化服務體驗。
在濟濰高速的智慧服務區,除了傳統的智能查詢、智能洗車、智能停車、智慧如廁引導、網絡覆蓋等,還實現了其他服務升級。駕車人在行駛過程中,就可以通過手機瀏覽服務區特色、點單、到店核銷,在服務區可以線下點單、掃碼支付、獲取積分,在家里可以線上優選、積分抵扣、快遞到家。通過布設智慧停車引導系統,幾個服務區同步實現了車位級停車導航,特別是打造“ETC+衍生型綜合生態圈”,實現“ETC+加油、洗車、服務區商業”等衍生型服務,將智慧服務區與智慧通行連接到了一起。
據了解,濟濰智慧高速共建設90余類、11000余套涵蓋感知、監測、誘導、發布等功能的外場設施,實現了50余個新穎應用場景。依托“高速云”,打造了全國首個“一張網”運行的智慧路網管控平臺和省級車路協同云平臺,同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全周期全鏈條智能算法和數據綜合應用解決方案,打造數據標準統一、算法類型豐富、業務功能全面的智慧高速時空AI數字底座,為路網智慧管理和服務提供“海量融合、精準識別、自動預警、科學決策、數字孿生”一體化支撐能力。
山東首條新建零碳高速
在濟濰高速公路建設中,通過打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零碳智慧能源網運行系統、碳排放綜合管控系統、污廢資源化處理系統、近零能耗建筑節能系統、林業碳匯提升系統六大系統,實現多個場區運營期自我中和,多個點位級路側“用能自洽”,全路線零碳。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四級技術專家包西勇表示,在濟濰高速公路的設計階段,通過對整條高速公路的碳排放進行計算,隧道、機電設備、沿線場區等基礎設施的用電進行統計分析、預測,未來25年運營期濟濰高速光伏發電總量超過耗電總量,據此提出了零碳高速的概念。
包西勇舉例說,高速公路隧道的遮光棚,把進出洞口的遮光效應和光伏發電融合到一起,既遮光提高了駕駛舒適度,又利用棚洞發電,電力直接用于服務區照明系統。同時利用高速公路主線邊坡布設了光伏發電,直接為高速公路上的機電設施提供綠色能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