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國總指數貢獻度為4.7%,青島海洋新興產業創新能力位居“第一梯隊”
《中國海洋新興產業指數報告2022》在青發布,對全國涉海企業進行整體評估,結果顯示——
青島海洋新興產業創新能力位居“第一梯隊”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9日訊 近日,由青島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與萬鏈指數(青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究編制的《中國海洋新興產業指數報告2022》在青島發布。報告顯示,青島海洋新興產業創新能力位居全國沿海城市第一梯隊。
據悉,《報告》依托大數據,立足企業維度,構建了涉海企業識別模型,對全國2.3億個市場主體進行了自動識別分類,從中篩選出涉海企業作為評價對象。在此基礎上,《報告》通過構建人力投入、資本熱度、科創能力、市場信心4個一級指標,以及人員招聘平均薪酬、研發人員數量、招投標數量、發明專利數量、企業融資金額等10個二級指標的評價體系,以2018年1月全國海洋新興產業指數的數據作為“基準值”進行月度監測。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海洋新興產業指數為165,同比增長11.9%,指數穩中向好。其中,青島海洋新興產業對全國總指數的貢獻度為4.7%,與上海、廣州處于同一水平,這代表著青島居于我國主要沿海城市第一梯隊。
具體來看,2022年,青島海洋新興產業企業數量增速顯著,全市全年新注冊成立海洋新興產業企業超800家,存續企業總量超6200家,僅次于上海,位居主要沿海城市第二位。自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以來,青島相關企業數量快速增長,11年間新增企業年均增長16.1%,海洋新興產業持續發展活躍。
2022年,青島海洋新興產業新增企業主要集中在海洋電子信息、船舶與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和生物制品等產業,上述產業合計新增企業占全市新增總量的93%。尤其是全市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招標數量增長迅猛,約為上年同期的10倍。
同時,青島海洋創新平臺的建設進入“快車道”。2022年,全市海洋新興產業相關企業共發布中標項目1900余項,為上年同期的兩倍,該指標在我國主要沿海城市中位居前列。其中,青島海洋創新平臺建設類中標項目增長態勢明顯,海洋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快建設,正成為我市海洋科技創新策源的動力引擎。
此外,在全國范圍內,《報告》根據監測分析顯示,2022年我國現代海洋船舶工業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市場活躍,行業指數較上年分別增長27.2%和15.9%;山東、江蘇、廣東三大海洋強省的領跑地位不斷加強,2022年三省對總指數的貢獻度達到42.7%,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保持增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