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青島啟動“街區創業生態圈”試點建設
將歷史城區煥新與創業就業充分結合,讓“老靈魂”釋放“新活力”,城市的發展也便有了全新的動能。9月8日下午,山東省“源來好創業”青年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暨青島市“街區創業生態圈”試點建設啟動儀式在青島舉行。啟動儀式上,山東省人社廳發布了“源來好創業”青年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內容。今年9月至12月期間,我省將為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創業就業提供“七個一”保障服務。當天,青島市“街區創業生態圈”試點(市南區)建設正式啟動,青島將通過打造特色街區、推出“創業政策大禮包”、鼓勵銀行投貸聯動支持創業等措施,全面激發創業活力。
將城市更新與創新創業有機結合
分層次打造特色街區
9月8日下午,山東省“源來好創業”青年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啟動儀式在青島舉行。今年9月至12月期間,山東省將為廣大創業者提供“一攬子”創業信息發布、“一站式”載體對接平臺、“一系列”創業融資渠道、“一大批”導師輔導服務、“一對一”創業賦能培訓、“一件事”創業政策落實、“一條龍”靈活就業幫扶等“七個一”保障服務。
借此東風,現場,青島市人社局局長劉學俊發布了青島市市南區“街區創業生態圈”試點建設內容,標志著青島全面啟動“街區創業生態圈”建設工作。
據介紹,青島將發揮創業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4+1”工作機制作用,為創業者提供優質高效政務服務。成立金融助企工作專班,搭建國有資產管理平臺金融賦能體系。
推出“創業政策大禮包”,鼓勵銀行投貸聯動支持創業。收集發布“三清單兩名錄”,即創業孵化基地資源清單、創業擔保貸款等融資貸款清單、創業培訓信息清單和創業導師名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名錄。
組織“1233”創業主題系列活動:即舉辦1個啟動儀式,進行兩項對接,創建3個創業就業陣地,舉辦3個特色主題活動。開展三項社區微業行動:即社區微空間創建行動、HR就業合作伙伴行動、入戶走訪行動。聘請創業主體為創業服務觀察員。打造“輕騎兵”創業服務品牌,提供“陪跑”服務。
聚焦科創、元宇宙、文創、大眾創業四個領域,加大創業項目庫建設。建立創業者需求清單目錄,開展創業跨界對接和服務。探索設立青島市創業擔保中心市南分理處,打造銀企對接標桿區。
將歷史城區煥新與創業就業相結合,分層次打造“創業里院”“創業大街”“創業小巷”。建設青年創業中心,打造青年創業興業沃土。鼓勵企業、投資機構、行業組織等社會力量投資創業平臺建設,打造創業咖啡、創業書店、創新工場等個性化創業服務平臺。
因地制宜布局創業資源要素
打造區域性特色品牌
本次“街區創業生態圈”試點選在市南區,得益于其將歷史城區煥新與創新創業發展進行了完美融合。“我們堅持‘文脈契合、多元互補、產城融合’,通過吸引文創旅游、時尚消費等‘流量創客’和‘網紅產業’入駐,梯次打造了‘創業里院’‘創業大街’‘創業小巷’等特色創業場景,引進主導產業項目83個,新注冊億元以上項目100個,新登記市場主體超1.1萬戶。”市南區人社局局長王平介紹。同時,市南區還推廣“創業輕騎兵”服務品牌,通過“敲門式”送政策、“云上輕騎兵”宣講、設立服務站等方式,為創業者提供精準服務,支持投資少、門檻低的小餐飲、小百貨、小手工等微創業項目。
市南區小紅樓美術館創辦于2021年6月,以“老建筑+新消費”和“老場景+新體驗”為理念,打造了具有青島元素的網紅墻、網紅路標、網紅畫展等,已成為“城市文化客廳”的現象級業態。“我們在抖音算數指數青島旅游關聯度持續數個月排名前三位,是青島唯一入圍的民營場館。”小紅樓創辦人孟繁榮自豪地說。
無獨有偶,其他各區市也因地制宜布局了創業資源要素。如市北區聚焦全區“2+6”特色產業創新發展,摸排橡膠谷等重點產業創業孵化基地需求,助力企業“卡位入鏈”、集群發展。李滄區遴選具有較好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的青年創業者重點培養,實行動態跟蹤服務,匹配創業導師提供一對一專屬幫扶。首批已有15位創業新苗選擇與創業導師結對。膠州市緊緊抓住建設上合示范區“國之重任”有利機遇,實施信用上合等35項創新舉措,在三里河街道辦事處新建三里河創業孵化基地,2022年營業額達到22.47億元,納稅1.01億元。
鍛造全鏈條服務體系
近3年全市創業帶動就業近30萬人
記者了解到,近3年,青島市創業帶動就業近30萬人,實有市場主體超200萬戶,取得顯著成效。
“我們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創業服務領域碎片化等難題,加大創新力度,構建起‘全鏈條、一站式、精準化’的創業服務體系。”青島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董海波表示。
2023年,青島市人社部門在線下建設1萬平米的實體創業賦能中心,為創業者提供跨界融合的“一鏈式”服務,同時發出創客“召集令”,形成“雁陣互助效應”,讓創業者抱團取暖。線上建設“創業一件事”信息平臺,將分布于37個職能部門的政策、場地、培訓、活動、項目等創業資源要素進行匯聚整合,通過數據共享、路徑重塑,實現一鏈通服、一站全辦。線上線下一體打造“創業一個場景”,聚焦“企業開辦”“經營管理”“融資上市”三大創新創業核心過程,通過VR虛擬現實技術重現企業開立、人力招聘、市場營銷等18個仿真場景,幫助創業者沉浸式體驗創業全過程,增加創業儲備、規避創業風險。
青島市人社部門還通過搭建孵化支持平臺,聚焦校區、園區、社區三大創新創業增長極,構建“校區孕育創業、園區孵化創業、社區助力創業”三區聯動、融通發展的創業孵化支持體系,建成市級及以上創業孵化基地(園區)16家,累計入駐創業實體8000多家。
組建創業服務專員隊伍,建立“一對一”重點創業企業服務對接機制,實施創業服務“進校園、進園區、進企業、進社區”行動。搭建學習培訓平臺,開辦“創業第一課”公益培訓講堂,營造濃厚創業氛圍。
同時,通過引進市場化平臺,利用市場化平臺結合產業發展對本地上下游產業技術需求、創新創業團隊、國際國內技術合作等要素進行整合,向創業者提供維度多、契合好、專業精的配套服務。如引入“海創匯-有根創業”機制,以海爾集團和開放的創新共同體資源為基礎,為創客提供線上創新創業孵化加速、技術應用場景、投融資等服務,讓創業者“有根”可靠,降本增收。目前“海創匯”已匯聚全球4000余個創業項目,成功孵化上市公司7家、獨角獸7家、瞪羚企業10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120個。
記者 李珍梅 實習生 徐曉萌 通訊員 呂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