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5年建成投用 郵輪港區“世界之眼”項目開始鋼結構吊裝
記者日前在探訪時發現,隨著青島國際郵輪港區啟動區地下道路及基礎設施(地下空間)項目完成主體封頂和驗收,啟動區開發建設逐步由“地下”轉為“地上”,“世界之眼”項目接續建設,已經開始鋼結構吊裝。
“世界之眼”位于青島國際郵輪港區啟動區核心區023地塊,即港極路以南、陵縣支路以東、港青路以西、港平路以北圍合區域。該項目占地面積約1.4萬余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建筑高度為38米,共5層。整個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四層樓承板安裝施工,2025年將建成投用。屆時,集交通集散、餐飲、娛樂、商業為一體的“世界之眼”巍然落成,成為青島又一個城市符號。
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團隊完成《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概念規劃與城市設計(整合)暨啟動區修規與單體方案設計》,據規劃方案顯示,將以青島源文化中心和“世界之眼”集散中心形成的空間和功能為核心,以濱海景觀軸串聯創新文化消費片區、購物餐飲片區、商務辦公片區、郵輪旅游片區和創新居住片區五大片區,并構建七條港城融合廊道連接港區與老城區,形成“兩心五片一軸相串,七脈通道縫合港城”的規劃結構。“世界之眼”在港區的地位可見一斑。
“目前,現場有50余名工人,正在進行項目鋼結構吊裝和焊接工作。雖說整個項目為裝配式建筑,以鋼結構施工為主,聽起來較普通建筑施工簡單,但實際難度極大。”青島環海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明杰告訴記者,整個建筑為大構建超危工程,主體鋼框架結構最大跨度90米,最大懸挑9米;屋面拱支單層網格結構縱向長度130米,橫向長度75米;立面幕墻高25米,對施工要求極高。“比如,主拱為大跨度變截面彎扭構件,深化難度大,節點構造復雜;鑄鋼件節點區域受力大,鑄鋼件構件體型大;屋蓋結構造型復雜,對鋼結構安裝精度要求高。”
“世界之眼”以海為象、以石為形、以眼為心,從遠處看,宛若睜開眼瞼的眼睛,寓意為世界了解青島、青島走向世界的窗口。作為青島國際郵輪港區商務商業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世界之眼”建成后將面向旅游、商務、休閑客群,引入跨境免稅集合店、精品零售、時尚輕奢、沉浸式餐飲等業態,打造區域引流端口,提升配套服務水平,助力“吸引年輕人的港灣”“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港”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前期,“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綜合客運樞紐”被正式列入交通運輸部“十四五”綜合客運樞紐項目庫重大項目,“世界之眼”正是綜合客運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世界之眼”地下將配合建設交通環路系統,與地鐵2號線“郵輪母港站”結合建設,地上將通過空中連廊與郵輪母港客運中心連接,有效提升區域交通客運能力和品質城區發展能級,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