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膠州: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措施20條
青島新聞網8月12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劉偉 崔飛)8月11日,膠州市舉行“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第一批)”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最新推出的優化營商環境20條措施。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若干措施》重點聚焦4個方面,一是優化升級為企服務,推出提升“工賦上合·惠企e家”平臺服務企業效能、不動產登記集成改革、金融服務供給、政務服務中心功能、企業“走出去”拓展市場等5項措施。二是優化審批服務環境,推出施工許可辦理、環評審批流程、審批服務質效、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等4項措施。可實現企業開工提前30天,項目建設提速60%以上,工程建設項目驗收時間減少18個工作日以上,審批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20%以內,為投標企業減少年資金占用6億元。三是創新實施“用地清單制”改革、政務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跨境電商聯合賦能機制、部門聯合檢查、行政復議助力企業發展試點、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等6項措施。四是全力做好為企服務保障,推出企業用工保障、柔性監管和柔性執法、涉企審判效率、作風能力、監督保障等5項措施。
記者獲悉,膠州市創新搭建的“工賦上合·惠企e家”云平臺,已于2023年1月11日正式上線。平臺聚焦企業最關心的惠企政策落實兌現和企業訴求收集辦理兩大方向,開發建設政策直達指南針、免申即享一碼通、企業訴求直通車、產業云腦小百科四個板塊。截至目前,平臺共有10016家企業注冊使用,收錄各類涉企政策356項,累計發布各類涉企信息301條,為537家企業“免申即享”兌現資金2.1億元。
“用地清單制”是指土地供應后,由原本需要由土地使用權人自行辦理地質災害危險性、地震安全、壓覆礦產等調查評估,以及文物、歷史建筑保護對象、古樹名木等現狀普查事項,調整為由相關責任單位提前組織完成,并匯總形成用地清單,在土地交付時一并交付用地單位,作為項目審批管理、技術審查的主要依據。
膠州市在推進“用地清單制”改革中,積極搭建“用地清單”信息系統,并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互聯互通,共享清單信息,為部門協同、簡化審批提供支撐。牽頭部門督促相關部門單位及時上傳地塊評估、評價和普查等意見,形成“用地清單”一覽表,明確管理意見或要求。膠州市土地儲備整理中心通過“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收集、匯總各行業主管部門、公共服務企業提供的管理清單,以此作為項目報建審批、技術審查、驗收等環節的主要依據,相關責任單位原則上不得增加清單外的要求。
在制定《若干措施》過程中,膠州市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始終堅持國際性、前瞻性、獲得性、整體性、系統性,對標世界銀行最新評估指標體系、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創建標準,對標深圳、蘇州、昆山等營商環境最優地區,著眼未來產業發展,研究提出制度性解決方案,以系統打法推動各項措施落實落地。
“我們著眼創新深化、改革攻堅,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拿出新思路、新制度、新舉措,啃硬骨頭、闖深水區。”膠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郝世波介紹舉例說,在“用地清單制”改革中,通過政府部門的提前介入,減少項目單位的辦事環節,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降低辦事成本;通過跨境電商聯合賦能機制,整合商務、海關、稅務和屬地鎮街等單位職能,為傳統企業轉型跨境電商開展協同服務?!跋Mㄟ^這20項新舉措,真正讓企業感受到新變化,讓群眾享受到新實惠?!?/p>
下一步,膠州市將在抓好第一批政策落實落地的基礎上,按照“研究一批、試點一批、成熟一批、總結一批”的原則,持續推出第二批、第三批惠企政策,在保證工作的連續性、穩定性、有效性的同時,全力幫助企業拓市場、找訂單、降成本,讓企業真真正正得到實惠,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膠州市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暨“項目落地年”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錨定政策環境、服務環境、要素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招引質效、項目建設等“八個專項提升行動”,保持“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奮斗姿態,加快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