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企組團境外參展,青企“出海”風頭勁
8月9日-10日,2023首屆日本創出展在名古屋中小企業振興會館舉辦,這是日本中部地區最大規模的B2B展會。青島市貿促會等組織的102家外貿企業270余人,組成了今年以來青島規模最大的境外參展團。期間,青島展團現場共接待日本專業觀眾和采購商1100余家次,舉行貿易洽談2000余場次,現場斬獲訂單約2000萬元。
2023首屆日本創出展上迎來不少日本企業客戶。
在外需不足的背景下,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與今年前7個月青島外貿的“成績單”也相適配:今年前7個月青島市外貿進出口5105.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8%,增速高于全國、全省7.4和6.7個百分點。
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此時,一些創新性的戰略決策或將打開新局面,積極“走出去”,熱情“請進來”,主動出擊、靠前服務、顆粒歸倉……一系列穩外貿外資“組合拳”,打出了高水平開放語境下的“青島策”。
01
做務實的“行動派”
當前,外需收縮風險較大。美國7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為49,處于收縮區間;歐元區月制造業PMI為42.7,較上月下降1.2個點,連續13個月處于收縮區間;日本7月制造業PMI初值為49.4,低于榮枯線。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指出,要多措并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高水平開放是青島的使命擔當和戰略抉擇。頂住世界經濟下滑、全球貿易增長放緩的壓力,今年上半年,青島外貿進出口增速在“GDP萬億城市”中排名第2,僅次于上海;前7個月,青島外貿進出口增速實現7.8%的增速,在已公布數據的城市中依然穩站前排。
青島外貿企業參展2023首屆日本創出展。
千封郵件不如一次見面。促成“面對面”交流,全市上下精心謀劃、主動出擊、持續用力,不做觀望者,積極做行動派——
2月以來,青島市商務局、貿促會分別在日本、新加坡、泰國舉辦海外企業交流洽談會;4月,青島市代表團分別對韓國、日本友好訪問,并分別在兩國舉辦經貿合作交流會,拜訪部分與青島合作的重點企業;6月,青島市代表團赴德國、法國、英國開展經貿投資促進與合作交流活動。
上半年,全市共組織1077家企業參加廣交會等國內大展及50個境外展會,意向成交超過69億元。通過展會等多種形式開拓市場,上半年青島對俄羅斯、墨西哥、阿聯酋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速達到82.2%、52.2%、70.9%,對出口增長形成有力支撐。
積極“走出去”,亦為熱情“請進來”。上半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質量和結構進一步優化。1-6月,實際利用外資28億美元,占全省24.4%。其中,制造業利用外資7.8億美元、增長140.7%,占比27.7%。新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5個,推動阿斯利康等標志性外資大項目落地,促進11家存量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3.9億美元。
02
主動發力“求新”
無論是城市還是與城市共生的企業,國際化之路都不會一馬平川。跨越經濟周期,要經受住風雨考驗。在國際市場競爭中錘煉成長,靠的是不斷突破自我的創新能力。
以剛結束的2023首屆日本創出展為例,這是一場海外新展會的第一次亮相,到名古屋參展是青島企業開拓日本中部地區的一次新嘗試。這樣兩個“第一次”,能夠得到青島百余家外貿企業的積極響應,組織方促成此行的前期工作量有多大,參展企業拓市場的決心有多大,各方創新突破的勇氣有多大,都不言而喻。
“隨著RCEP政策的落地生效,我市外貿出口企業有開拓以日本為代表的RCEP市場的強烈意愿。同時,日本市場,尤其是中小企業密集的名古屋等中部地區有較強的采購需求。在多輪論證可行性后,我們才將展會推薦給相關行業企業。”青島國際經濟貿易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放大展會效果,本次展會定向邀請到名古屋紡織業、食品行業知名企業家和采購商前來觀展洽談,其中90%以上是負責公司采購或對公司決策有較重要影響的人物。
2023首屆日本創出展現場。
業內周知,海外展會有三類,具有熱點的“頭部展會”和易踩坑的“垃圾展”相對好辨認,專業化程度高的海外展會數量多且效果參差不齊。
針對這一參展現狀,今年初,市商務局聯合貿促、稅務、中信保等,整理形成20個重點國家地區的投資稅收指南,免費印發國別風險分析報告,推薦130場境外重點展會,助力外貿企業有針對性開拓國際市場。
在政策供給上,青島也求新、求實。今年出臺的《青島市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若干政策措施》《青島市2023年走出去拓市場促招商搶訂單工作方案》等政策舉措,首次將企業出國參展支持范圍從中小企業擴大到全部外貿企業。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率先出臺的《青島市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若干政策措施》,首次在市級層面對區市和龍頭外貿企業出臺激勵措施,通過含金量高的政策疊加,穩定企業發展預期。
面對外需不足,“出海”拓市場更需“精準出擊”。最近,市貿促會在總結前期出訪工作經驗和有效做法的基礎上,正調整下一步出訪路徑和方法:重點以歐美、日韓、東南亞等熱點地區為主攻方向,以多種方式帶領企業繼續“出海”,逐步探索分行業、小規模、做精品的出訪模式,提高出訪的針對性、專業度,做到每個團組洽談項目具體實在,達成合作意向和成果可操作性強,成交轉化率高。
03
讓民企“海闊憑魚躍”
市場活力關鍵看市場主體,民營企業是外貿發展的“穩定器”。
青島海關數據顯示,前7個月,青島市民營企業進出口3652億元,增長14.9%,占進出口總值的71.5%,占比提升4.4個百分點。
“公司派出4名參展人員提前5天前往日本籌備參會。”“在守住歐盟傳統市場的同時,我們要向包括日本在內的新市場進軍。”“許久未見日本客戶,這次我們一定要來!”……與部分參與日本創出展的外貿企業交流,民企那股敢闖敢拼的精氣神極具感染力。一家家民營企業,猶如一顆顆活力因子,激活市場“一池春水”。
今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作為落實《意見》的配套政策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同市場監管總局、稅務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
一艘貨輪在緩緩靠泊青島港。張進剛 攝
也是在7月,青島海關、濟南海關聯合推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15條措施,引導幫扶山東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助力外貿促穩提質。
8月9日,青島首筆“政銀擔”匯率避險增信服務業務成功落地,有效降低了中小微外貿企業的匯率避險成本,為穩外貿再添金融保障工具。
隨著一系列政策舉措的推出和落實,政策紅利正在加速轉化為民營企業“海闊憑魚躍”的強大動能。
上半年,青島市商務局對20余個行業500余家外貿企業開展廣泛調研,深入分析當前外貿工作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借鑒其他城市經驗提出對策建議。
挖潛能,“顆粒歸倉”——支持企業用好國際市場開拓支持政策抓訂單、搶訂單,挖掘新增貿易額。優結構,產業發力——搶抓芯片、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轉移機遇,加大優質產業項目引進,增強外貿發展主體競爭力。夯基礎,培育主體——鼓勵現有的供應鏈企業開創新的業務范圍和模式,鼓勵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方式,緩解企業“融資難”。
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青島外貿人正以堅韌之力,找到“出海”新路徑。
作者|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