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什么是青島這座城的“幸福密碼”?
一年一度,遇見幸福。
12月30日,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北京召開,線上發布“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青島上榜。其他同青島一起入選的省會及計劃單列市還有成都、杭州、寧波、長沙、武漢、南京、貴陽、西寧、哈爾濱。同時,膠州市上榜“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
對于一座城市而言,“最具幸福感”是“含金量”很高的榮譽。“幸福城市”已成為新時代城市的名片和目標。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的城市?每個人心中都自己的答案。不過,我們或許可以從諸多細微元素中描繪出大致的輪廓:這座城市,是否有讓大多數人感受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能不能給生活于此的人們帶來認同感、歸屬感?能不能助力人們成就夢想、實現價值?
對此,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在此次論壇城市領導者談幸福環節給出了這樣回答——
“我眼中的幸福城市應當有這樣幾個特點:經濟富有活力,城市開放包容,環境美麗宜居,社會文明和諧,市民對這座城市有高度的認同感、歸屬感、滿足感?!?/p>
一座具有幸福感的城市,必然在方方面面都具有幸福的因子。
青島,這座屢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榮譽的城市,掌握了“幸福密碼”,將滿滿的幸福感刻畫為城市最閃亮的名片,將幸福融入發展基因,建設屬于全體青島市民的幸福之城。
01
百余指標全方位刻畫“幸福的模樣”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幸福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源自老百姓內心的真實感受。
本次“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15年。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5月18日在杭州啟動。本年度調查推選活動以“百年紅、幸福城”為主題,圍繞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以人民城市為人民、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對中國城市的幸福感進行調查,推介幸福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
2021年度的調查推選活動通過大數據采集、問卷調查、材料申報、實地調研、專家評審等方式進行,最終推選出“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當然,“最具幸福感城市”這一榮譽不是隨隨便便喊喊口號就能得到的,由瞭望周刊社牽頭成立的中國幸福城市實驗室推出的《基于大數據的城市幸福感指標體系》,包括就業指數、居民收入指數、生活品質指數、生態環境指數、城市吸引力指數、公共安全指數、教育指數、交通指數、醫療健康指數等9個一級指標以及百余個二級細分指標。該指標體系在百度研究院商業智能實驗室的技術支持下,采集相關城市樣本數據超過10萬億條。
也就是說,透過各項指標,我們不僅能夠看到政府如何用好有限財力,為發展民生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也能夠看到其在民生領域所投入的真金白銀,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不僅能看到為公眾提供滿足普遍需求的公共產品,也能看到解決百姓個體“急難愁盼”的具體舉措……這一切,最終匯聚成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島在生態環境指數、城市吸引力指數等多方面具有特色,處于領先位置?!?021中國幸福城市論壇發言人戴聞名表示,青島作為北方城市,其宜居性和經濟潛力都有鮮明特點和發展潛力。
“青島的區位優勢明顯,作為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青島在實體經濟方面成績顯著,在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布局,這些都為青島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同時,青島是一座宜居的城市,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城市吸引力顯著,這種吸引力在外籍人士中同樣突出?!?br/>
02
聚力攻堅“急難愁盼”,努力答好2021民生答卷
發展為了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當前,各地均以最大的誠意盡力作為,傾注真情實感,投入真金白銀,奮力推進一條條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件民生工程落地生根。
嶗山歡樂大家庭農貿市場
作為屢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榮譽的城市,青島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2021年,青島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從群眾最關切、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辦好10件32項市辦實事,聚力實施民生領域十大攻堅行動,加快補齊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短板,民生領域支出占財政支出七成以上,讓群眾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城市幸福感基于城市自身發展,體現在老百姓的具體生活中——
開展民生領域十大集中攻堅行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完成省43項重點民生項目和向社會公布的市級147項重點民生項目,10個區市對外公布的1981項民生項目已完成1978項。
市北區南山社區節能保暖改造后鳥瞰圖
日前,2021年10件32項市辦實事順利“交卷”,大部分項目提前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取得積極成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6.61萬人、引才聚才26.1萬人、政策性扶持創業5.44萬人、技能提升5.62萬人、農民技能培訓2.08萬人,全面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已對215所300人以下農村小規模中小學校食堂實施運行補助,惠及學生約3.4萬人;發布個人商業健康補充保險產品“琴島e?!?,7月1日保險正式生效,累計參保211.3萬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方面,40個鎮級中心已全部建成,占年計劃的100%……
與此同時,2021年,青島以消費市場、食品安全、教育培訓、旅游管理、工資保險、交通秩序、城市品質、公共交通、城市建設、房屋產權辦理等十個民生領域為重點,圍繞23項民生反映強烈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組織開展集中攻堅行動,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藏馬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針對快遞、外賣、貨運車輛、大貨車、渣土車等超載、超限、超速、逆行、闖紅燈等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問題,對83處醫院、景區、學校、幼兒園周邊等重點區域實施精細化治理,查處貨車超載超速,摩托車、電動車逆行、闖紅燈等重點車輛交通違法行為48.6萬起。
堅決遏制新生違建,加大占路經營、侵占公共綠地等違法行為整治力度,全年拆除各類違法建設524萬平方米,清理“小廣告”1384萬處,讓202個老舊樓院得到了整體提升;
科創集團第二幼兒園
突出抓好城鎮居民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工作,全面深入摸排,創新政策,實行“管辦分離,并行辦理”“證繳分離”,全市203個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項目具備轉移登記條件,涉及居民6.56萬戶。同時,推行不動產登記“交房即可辦證”常態化,2021年,25個項目實現“交房即可辦證”,惠及居民1.25萬戶;
……
一項項可見可感可觸的民生福祉,讓廣大市民感受到切實的幸福感提升。
03
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讓城市更加宜居
2021年的“青島故事”中,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是最為可觸可感的篇章之一。出行順不順暢,城市干不干凈,一路一橋、一草一木都與老百姓息息相關。
“治大國若烹小鮮”,一座城市的面貌,不僅呈現在大開大合的公共空間,更展露于人們生活的每一條街巷、每一寸角落。從解決民生“急難愁盼”處“落針”,方能把民生實事落在實處,切實推動城市品質實現全面提升。
老虎山公園二期
2021年,青島聚焦更高水平宜居宜業,以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契機,著力解決“堵”的問題,持續整治“亂”的現象,扎實做好“美”的文章,讓市民群眾出行更加順心、居住更加暖心、生活更加舒心——
地鐵1號線開通運行,膠州灣東西岸再添“通途”;
30條未貫通道路加快打通,建成區整體路網平均速度提高9%;
建成太原路東延段、安順路匝道、環灣路—長沙路立交等系列工程,提前一年建成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
建成公共停車場主體32個、泊位1.7萬個;
大貨闖紅燈系統
開工改造老舊小區216個、惠及居民7.3萬戶,啟動棚戶區改造1.4萬套(戶),實施既有建筑節能保暖改造232萬平方米;
新建天然氣管網151公里,新增城市供熱配套面積684萬平方米、清潔能源供熱能力760萬平方米;
完成城市微更新25處,進一步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和服務功能屬性;
市區撤并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4683處、新增密閉分類投放點535處;
城陽區嘉富麗苑小區新建密閉投放點
建成口袋公園49個、綠道122.9公里、立體綠化155處、綠色驛站5處;
啟動老虎山(二期)、午山、丹山、北嶺山、田家村東山等5個郊野(山頭)公園綠化提升……
隨著一項項宜居提升工程的實施,這座城市的“顏值”更高、“氣質”更佳,生活于其中,市民的幸福感日益增強。
04
做強做優營商惠才策,讓城市“近悅遠來”
一個城市的幸福感不僅體現在市民的感受上,更要體現在興業創業者的感受中。
2021年,青島聚焦辦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競爭力強、宜居宜業四個重點領域,著力做強做優“營商策”“惠才策”,讓廣大企業和人才充分感受到城市的幸福感。
城陽區一事全辦窗口
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1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中,青島成功入選營商環境最好的十個城市;在《中國地方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發展報告(2021)》中,青島居全國第五,與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共同位列領先發展類梯隊中的A+等級;前不久,2021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年度最佳促進就業城市榜單揭曉,青島再度入圍,這是青島連續第3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連續第2年獲評中國最佳促進就業城市……青島的創新創業生態已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優化流程做優審批服務,為企業省時省力省錢;組團服務,靠前服務,貼身服務,解決企業“急難愁盼”;新增減稅降費100多億元,讓企業輕裝上陣,持續增強成本競爭力;累計為14538戶企業辦理出口退稅330億元;累計辦理不予處罰、減輕處罰案件2.28萬件,減免處罰金額5019萬元,惠及2.28萬個市場主體;自2021年起,將每年的11月1日設立為“青島企業家日”……一系列營商惠企新舉,極大地激發了全市創新創業活力,全市市場主體數量增長15%,達到193萬戶,市場活力穩步增強。
人才是一個城市的重要活力要素。為了讓各類人才在青島更加安心安身安業,青島將2021年確立為“人才政策落實年”,著力提升人才服務質效——
啟用高層次人才“俊采管家”線上服務平臺,打造“稅學醫房”一站式人才服務體系,開發運行“留學人才港”系統,編制發布82項人才服務清單,在全國率先實施人才主動服務、無感服務試點,延長引才招才獎勵政策的有效期,延長人才住房分配條件和評分標準細則的有效期……種種努力,吸引各類優質人才紛至沓來。全市人才總量突破240萬人,較“十三五”初期增長50%以上;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省泰山系列人才均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居全省首位。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前行正當時。幸福城市建設就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賽”,而堅持“人民至上”則是跑贏這場“接力賽”的秘訣。
青島正持續深化“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工作理念,以再獲最具幸福感城市為新的起點,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讓城市更加充滿活力、富有實力、獨具魅力!
作者 |七七